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4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力求教育业绩与身心健康双丰收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655

帖子

6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14:5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本帖最后由 雷曼2013 于 2014-7-22 14:56 编辑

力求教育业绩与身心健康双丰收

      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追求教育业绩与身心健康的双丰收。

     “老师难当!”这是很多教师的共同感慨。应该说,这说明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以为,改变自己是当今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惟一选择,因为学生的改变是教师的自我改变换来的。我们在一些优秀教师身上看到了教育业绩和身心健康的和谐统一:他们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童化了心灵、纯化了心灵、美化了心灵,纯洁高尚、幸福乐观。他们用自身的经历向我们提示了教师工作“自利利人”的本质。

      教育过程的愉快体验和教育成果的成功体验,必定会巩固、提高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反过来,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会进一步强化教育心态、完善教育方法。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境界。当我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执意追求、努力践行时,竟发现自己有时也能幸运地进入这种良性循环的境界,其中的愉悦和快感体验妙不可言。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 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人们常说,每一个孩子的心就是一把与众不同的锁,唯有知心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学习心理学知识便是获得这把钥匙的最佳途径,它有助于教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及规律、准确判断孩子的心理状况、消除孩子的心理困惑,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品质,让孩子更自律、更阳光、更出色。

      一个学生要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成功地与人交往,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来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应对挫折、确立目标、恰当地表现自己、妥善地弥合友谊中的裂痕等能力,本身就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保证了学生拥有良好的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学习能力,它们是其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优化学生的学习情绪、增进学生的学习情绪、增进学生的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正是导致当前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

      生理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脑的调节和内脏器官的正常活动,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还能使人排除烦恼忧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当代科学研究发现,现代社会中的不少生理疾病,实质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

      其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改变一个人比杀掉一个人更难。”而这个时候一个老师要做到的就是“淡定”。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可是做起来很难。而作为一名教师你要做的就是“倾听”,用心去听,因为耐心地倾听远比各种技术更重要。你的耐心倾听也许会换来一个孩子终身的幸福。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 " 无所不能 " 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