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Aria412 于 2014-7-17 11:19 编辑
心理学对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影响
自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到赫尔巴特对教育心理学的卓越贡献,直至今日不断深入具体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教育的理念与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理念的影响
(一)遵照儿童天性和性格的教育理念
裴斯泰洛奇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曾说“:我正在试图将人类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都协调一致起来。”依照裴斯泰洛奇的理念,教育应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任何教育理论和计划的实施都要建立在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之上,必须遵循儿童的天性和自然发展规律。
这是西方教育史上首次将受教育者的心理作为确立教育教学方法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就教育的目的或结果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二是就教育教学的活动或过程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致起来,使儿童在获取知识、发展智慧和道德情感诸方面,都处于自然主动的地位。
以此理念为核心,要素教学法被提出。人们发现,人类通过感觉印象获得清晰概念都有它的起点,即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教育过程就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熟悉和接受的“要素”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天赋能力的和谐发展。
依照裴斯泰洛奇的观点,在道德教育上,最简单的要素是对母亲的爱,儿童通过母亲的关怀与照顾产生对母亲的信任与依恋,这种对母亲的爱接着演化到对家庭的爱,并进而演变成对社会对全人类的爱。而在智力教育上,最简单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为清晰的概念。当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智力教育就开始了,每一条线、每一个量、每一个词,都是我们的概念一步步走向清晰的手段。依靠这种直观的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心智结构,我们的理解力把感官从大自然接受来的感觉印象在想象中连接成一个整体。即形成一个概念,并逐渐地使这种概念明晰起来。
(二)注重兴趣激发的教育理念
赫尔巴特是教育心理学化的又一代表,而其主要观点,就是注重教育中的“兴趣”与“性格”。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指人内在的和明显表露出来的活动力和积极性的总和,兴趣就是主动性。传统认为,学习是目的,而兴趣只是手段,但在赫尔巴特的观点中,兴趣不是手段而是根本目的。“学习应当为从中产生兴趣而服务。学习将会过去,而兴趣将会在整个一生中保存下来。”
在心理学中,兴趣一般被看为社会性动机的一种,其一般定义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他取决于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更为关键的是,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可以被认为提高的。“华生的恐惧情绪习得实验”是心理学中很著名的实验,被试者对巨响有恐惧反应,对狗、鼠等动物没有恐惧反应,但是通过巨响和狗、鼠的多次配对实验,建立起被试对原本不恐惧的事物和恐惧情绪之间的条件反射,使得被试者对狗、鼠也产生了恐惧反应。说明恐惧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同样愉悦的情绪也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一旦在学习科目与愉悦情绪之间形成条件反射,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快、更主动的接受知识,积极思考,自我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提高人格魅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丰富的、幽默的语言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互动。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教材中的文字和图像通过二维和三维的方式形象生动的传递给学生,使呆板的黑板教学“活”起来。加强教学互动,提倡教学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的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从而培养学生的愉悦情绪,提高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二、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
(一)互动式教学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描绘了课堂中相互作用的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最传统的教师讲课情况的特点,他提出要求而不要求及时反馈。第二种类型是第一种类型的改进,因为教师寻求反馈,以弄清学生是否明白他所说的话。在第三种类型中,交往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因为允许学生可以相互学习。而在第四种类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有更多渠道。
随着实践与研究的日益深入,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被认为是最正确的课堂形式。传统教学的师生交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忽视信息的反馈,课堂上只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静静地去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信息是否被接受和理解,没有反馈。现代教学论则认为,教学活动的交往是双向的,师生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信息反馈,共同构成了教学交往的过程。教学交往的反馈特点要求师生双方既要提高自己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又要关注对方反馈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保证教学交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这种教学境界的达到,是师生之间经常进行心灵交流的必然结果,是师生“同频共振”的产物。
沟通,反馈,信息传递,教育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心理咨询一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