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74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行为问题的心理分析及矫正(一)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655

帖子

6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6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1:3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引言:
        卢梭说过:"人的一生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 在这段时间中还采取摧毁那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乃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以经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

        一、偷窃问题
   一旦孩子"偷"了东西后家长首先反应大吃一惊,小小年龄就"偷"东西长大了还了得,接着不是打就是骂,以示教育,很少去分析"偷窃"的目的, 动机是什么?所以"偷窃"的行为也不能彻底改掉。有的5.6岁,或者10—12岁的孩子偷别人的东西,其价值很少,有时拿来的东西自己家里也有,分析不出来其目的是什么,实际上这类孩子是感情的混乱,他们似乎盲目的企求某样东西以达到自己心理的上满足,这类孩子平时心情不愉快,孤独,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尤其是10—12岁的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理,家长平时很少关心,有的孩子把"偷"来的钱买些小东西送给同学,"笼络"他们,建立同学之间的感情以弥补家庭感情的不足.消除孤独苦闷。

  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家长给零用钱可以随意买东西,而自己的父母认为孩子从小不能乱花钱,花惯了将来会大手大脚的,吃的家里有,所用学习用品可以去买,故而不给孩子钱,这类孩子看到家长手里有钱而自己又不能得到,长此以往,趁家人不在之机就拿了家里或别人的钱,极个别孩子还认为"偷窃"是勇敢行为。

  老师: " 我的铅笔不见了“," 老师我的零用钱不见了 "诸如此类的小报告,令老师头疼,因为这类物品的丢失多半跟学生的"偷窃"行为有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破案"。当然,这里的 "与法律意义上的偷窃”有所不同,有专家表明,三年级以下的孩子自我意识还不够明确,他们的"偷窃"只能算是一种不诚实的占有行为。然而,不管是何种意义上的"偷窃",都是不良品质的表现,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小学生的"偷窃"行为,及时地进行矫正。

      {一}小案例


       1. 我喜欢我就要
  小华的行为令很多老师失望:贴纸,玩具车,玻璃弹子等等,只要他看上眼了,就要想方设法据为已有,在家翻父母的口袋,在办公室翻老师的抽屉,在教室里翻同学的书包....在与家长的联系中得知,他们家虽不富裕,但"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他们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求,孩子变得任性而娇纵,见到好玩的就要买,在一次次得到满足后,他就更加不能约束自己,不管是谁的东西,只要自己喜欢,就要拿到手。

     2. 怎么你的钢笔比我的还漂亮
  谁也不会想到,琦琦会去"偷"别人的新文具,因为她拥有的文具比谁的都多,她的父母在上海做生意,孩子平时的学习,生活都有亲友照顾,她的父母每次回来都会给她一笔数目不小的零化钱,让喜欢什么买什么,于是她的书包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文具,玩具小手饰,小玩艺,还经常送人,好的慷慨在班里是出了名了,可是现在.通过谈心我发现问题就出在她父母在金钱上对她的放任态度上,父母只知道给孩子钱,却不指导如何去化,因为有钱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买,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优越感,自己的东西一定得超过别人,而当她看到别人的文具更新颖,而自己一时又无钱买时就很生气,在嫉妒心的驱使下"偷"走了别人的文具.这种偷是一种心理偏差的表现。

        3、没人关心我
   小玉是个早弃儿,养父母在她六岁的时候离婚了,又各自组成了家庭,并各有亲生,无暇顾及她,在缺少关怀和爱抚的家庭中,她选择了"偷","偷"家里的"偷"同学的有"偷"的钱买玩具买零食逛公园,寻找同龄人应有的快乐,这种"偷"是对家庭不满的发泄。

   温良,一个很内向很乖巧的女孩,居然在一个星期里陆续父母的钱柜里"偷"走了三百元钱,这些钱是怎么花的呢?经了解才知道,这些钱都用来买了礼品送给同学们了,有的还干脆送钱,她为什么要怎么做呢?在多次谈心后,她终于吐出了心里话。她心里孤独,虽然有好朋友相伴,可是平时不善于交际的她不知如何赢得大家的友谊,于是想出了这样的办法,这样的偷是孩子的思想不成熟。考虑问题片面造成的,孩子的心灵纯洁而脆弱,任何过激的言行举措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以在矫正他们的"偷窃"行为时必须讲究方法。


       {二}处理建议

       1.取得家长的配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综观孩子的"偷窃"行为,与家庭的不良影响密切相关,许多孩子的心理偏差都是家庭教育的失当造成的,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当孩子出现小偷小摸行为时没有严加管教,客观上放给孩子的"偷窃"行为,有些家长粗暴打骂孩子,或不关心子女,则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抗情绪,以至于在错误上越陷越深,因此,我经常耐心的和家长一起分析问题,找出原因,统一看法,改不良的家庭教育,既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也要尊重,信任他们,保护他们和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袒露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真切地了解他们,有效的做好转化工作。

 2. 细心观察,防微杜渐
  "勿轻小事,小隙觉舟"孩子的自制力不强,思考问题又比较肤浅片面,很容易受到物质的引诱,出现一些小偷小摸,对此老师千万不可忽视,因为一次得逞,便会使他们心存侥幸,逐步造成习惯. 我是这样做的:平时,我要求孩子们学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和零化钱,不丢三落四,养成细心品质,一旦发现有财物丢失,应立即查找,或报告老师,在调查这类事上时间是个关键,越及时越有效,排查过程中,应运用心理战术,如"换位思考法,顺水推舟法,个别谈心法,反而教育法,等"不管用什么办法,其目的只有一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她]自己露出破绽,承认错误,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如果事态的发展允许对他们的错误进行保密,,那么我们一定会坚守诺言,否则就失去了教育他们的机会,他们再也不会相信我,老师平时也应该多和孩子们接触,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行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一量发现他们存在不良行为,就能及时指出,及时纠正,,真正做到防患未然。

  3. 创设情境,提高抵抗诱惑的能力
  孩子的意志力薄弱,抗诱惑力低,因此,在矫正初期,加强管理,切断不良的因素影响是必要的.如让孩子避开某些诱因,[如游戏房,社会,朋友等].但这一切只是一促消极的方法,因为人们很难寒舍避开不良影响,即使避开了她很难在新的诱因画虎画皮画骨地犯错,因此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在难参加避免的环境和诱因下,具有抗拒诱惑,坚持正确行为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从思想上耐心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创新的情境,让她参与中队活动的准备工作,管理一部分活动经费,当好采购员,同学和老师对她的信任使她工作起来非常负责,,也促使她抵制了金钱的诱惑,向诚实迈进了一步。


更多内容请看:孩子行为问题的心理分析及矫正(二)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53

帖子

122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20
QQ
沙发
发表于 2022-5-26 17:04: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谢谢老师分享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