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次 2009年1月13日、1月20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消除和减轻不良行为;
2.将新的行为模式运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
3.增强自信心,完善个性,更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
方法:会谈法、放松训练法、心理测验
过程:
1.让求助者学会放松方法,使她在日常生活中能通过自我训练消除紧张、烦躁的情绪。
2.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和归纳总结认识成长中的错误观念,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帮助她分析其根源在于少年期的精神创伤,由于对父母离婚事件缺乏正确的认识,感到丧失了家庭的温暖和希望,造成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引起内心的不安全感,当自己交了男朋友后,害怕被“抛弃”,却偏偏遇上了这样的事,所以感到难以接受。同时帮助求助者分清自己的感情挫败与父母婚姻失败的本质区别。
3.采用空椅子技术,学习与母亲沟通的技巧,引导她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通过让求助者描述父母离异前、离异中和离异后的生活,与学生分享父母离异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帮助她例举所有与他父母离异有关的恐惧和个人丧失的感觉,讨论如何通过写日记宣泄的方法,减轻心中的痛苦,学会与心理健康老师、父母、知心朋友和支持的成人分享感受自己的想法、担心、感受。
4.反馈求助者在人际交往、独立处理生活问题以及在有关情境中的表现,鼓励取得的进步,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
5.帮助求助者恢复其社会功能。社会支持系统的良好运转,使求助者克服了“逃避心理”的障碍,自信心得以恢复,与妈妈、同学以及老师的关系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当求助者与周围的人的日益关系融洽后,她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校的工作和学习上来,逐渐从网游和网聊中解脱出来。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1.前后两次心理测验的比较:
第一次:心理测验的结果
SCL—90(九十项症状清单):显示有轻度焦虑、抑郁症状。
SDS(抑郁自评量表):60分
SAS(焦虑自评量表):58分
第二次:心理测验结果
SCL—90(九十项症状清单):显示所有因子分均低于2分。
SDS(抑郁自评量表):55分
SAS(焦虑自评量表):52分
两次的比较可以看出,症状减轻。
2.求助者自我评估:心情逐渐好转,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
3.社会支持系统:与母亲、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改善,沟通良好,能主动关心母亲。
4.社会生活状态:已回到学校正常上课,形成了新的行为模式,开始主动与他人交往,人也开朗起来,同学们感觉出她的变化很大。
5.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改变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对现实问题的误解和错误评价,恢复了求助者行为得到了改善,心理得到了调整,学习生活恢复正常。同时求助者通过咨询,能够进行自我认识和探索,重树自信心,并且能够有能力面对和解决问题,促进了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5)Raymond G Miltenberger.石林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北京: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摘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