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对心理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然 时间: 2014-3-20 10:06
标题: 对心理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对心理活动课的几点认识
一、心理活动课简介:
心理活动课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正规教学,也不同于主题班会。是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在具体的活动中吸收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心理活动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活动内容,师生共同确立活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生活、情感、择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促进班级成员的互动合作。通过优化学生的活动过程,达到优化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能力的目的。
例:学生上课爱照镜子,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应当了解,进入青春期的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形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二镜像时期。对学生的“照镜子”的行为不应简单就认为是臭美,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理解,并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我形象是多方面的,更应关注自己的个性与修养。《怎样照镜子》这一活动课就是根据这一现象出发,通过学生讨论,让学生了解,一个人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更应关注自己的人格修养及整体的形象。
与主题班会的区别:
1、主题班会的目的是学生事先就知道的,有认知上的准备,而心理活动课的目的学生不一定知道,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体验,受到教育与启迪。
2、主题班会需要学生事先要准备,而心理活动课的课前准备不一定非有不可。
3、主题班会更注重准备过程,而心理活动课更注重后续效果。
4、主题班会可由学生自己组织,心理活动课则需有教师的引导。
5、主题班会更注重思想性,而心理活动课更注重的是科学性。
与德育的区别:心理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注重自我(本我、自我)的发展,是培养学生有一颗健康的凡人之心,而德育是注重超我的发展,追求一种君子的境界。如果基础打不好,谈其他只是一句空话。
二、开展心理活动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甚至决定着儿童青少年是否成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基本点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学生心理素质良好,才能够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才能学会做人。
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仅靠单个的心理咨询与与辅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心理咨询与辅导面对的仅仅是少数心理和行为偏常的儿童青少年,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则需要面对全体学生,从整体上来预防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使学生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发展得更顺利。心理活动课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是借鉴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和建构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式。
1、开展心理活动课是国际竞争和人才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很好的途径。
2、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是改变我国教育现状的需要。
4、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活动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5、是学生个人得以良好发展的需要。
三、心理活动课的课程目标:
心理活动课的总目标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创造性、良好适应性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在心理活动课中使学生能够达到心理健康的基本目标。
心理健康的内涵:
正常的心理状态,协调的人际关系和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
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够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对自己的失败能正确地评价。
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与认同。
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够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与调整。
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
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而且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
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全体学生,以预防为主,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
四、心理活动课的原则与设计思路:
(一)、原则:
1、平等性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和学生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是上好心理活动课的关键。
2、尊重性原则: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一般不做正误判断,但可做适当的引导。
4、参与性原则:在课堂上,教师决不是一位旁观者,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心理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搞一刀切,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目标就可随之而提高,反之亦然。
6、娱乐性原则:心理训练应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操作,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出让学生感受到的愉快氛围,只有学生产生愉快的体验,教师才能达到教学训练的目的。
(二)设计要求:
1、 心理活动课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
2、 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
3、 以学生每个年龄阶段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主线。
4、 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
5、 以学生的自我为出发点。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性、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学阶段,自我意识发展较快,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童年的经验和积累、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个体的独立意识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地位、身份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6、 以学生的个体水平为根据。
7、 教师的教案要清晰明了,整个课堂设计要突出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三)步骤:
1、依据单元目标,确立活动主题。
2、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活动模式。
3、参照具体内容,安排活动步骤。
五、心理活动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都有与一般的文化课不同的特点。
1、科学选题
心理活动课是运用一般的心理学原理,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的状况,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1)不要以单纯传授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卫生学的知识为目的,将心理活动课上成心理学理论课。
(2)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内容的科学性,不要为活动而活动。所以心理活动课的选题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因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
因事:教师的身份是学生的朋友,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利用教育机制,摆正自己的位置,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事论人去点名批评某个同学,否则,非但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反而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上一个灰色的烙印。
因地:不同的活动地点,可选用不同的授课内容与形式。
因时:学生不同的发展时期要有不同的内容。
因势:选学生中的热点问题。
2、 情”字当头
(1)心理活动课最吸引学生的是“情”。首先是上课谈论的事情跟自己关系密切,是自己最关心的,最需要了解的;其次是课上可以坦诚相待,直抒胸臆,体会那种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带来的心理满足。
(2)情是心理活动课的先导与贯穿红线。
(3)教师倾情参与是心理活动课成功的重要要素。
3、心理活动课的“三重”与“三轻”
(1) 一重:重学生的内心体验。
(2) 二重:重学生的整体参与。
(3) 三重;重学生的实际运用。
(4) 一轻:轻理论传授。
(5) 二轻:轻即时评价。
(6) 三轻:轻求全责备。
4、活动性与实践性结合。
六、心理活动课的主要活动模式:
1、认知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及情绪情感体验,取决于他对情境的认知反应。所以认知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实现活动目标。其中有故事——联想式、讨论——澄清式(包括专题讨论、辩论、配对讨论、小组讨论等)。
2、情境式:通过提供、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分氛围式情境和情节式情境两种类型。
(1)氛围式情境: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等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或感受人物之心态起伏。利用音乐渲染、富有激情的语言描绘,营造出与主题相映衬的生动气氛。
(2)情境式氛围:通过演绎故事情节,使学生观察、了解、体验人物的心理,或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特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动,体验该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学习模仿好的一面或更清楚地认识到其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品质。
常见的形式有小品表演;
哑剧表演;
空椅子表演:一个人表演,将两张椅子相对摆放,学生先坐在其中的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虽然空着,但假设坐着一个人(或是异性同学,或是同性同学,或是教师,或是父母等),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发生过的对话,或心中所想的话,然后坐到对面的椅子上,扮演对方的角色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增进学生对对方的了解,改善与对方的交往。
角色互换、双重扮演:两个同学,其中一个是主演、一个是助理。主演表现什么,助理就重复表现什么。这样的表现,重重事实,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3、游戏式:
游戏是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之一,它具有趣味性,自主性,虚构性、创造性、社会性(契约性、互动性)的特点。通过游戏的特征可以投射参与者的内心冲突和幻想,起到心理保护和补偿作用。同时,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参与者的人格发展,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
4、行为训练式:
(1) 示范
(2) 奖赏
(3) 惩罚
(4) 契约
作者: 海珍 时间: 2015-10-20 14:08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