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喵呜 于 2015-5-21 10:17 编辑
一般来说儿童怕羞并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许多孩子尤其是小女孩都有怕羞的情况。但如果特别怕羞,从来不愿意和他人接触,看见生人就躲,不敢在其他小朋友面前唱歌、表现,那么家长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艳艳是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卷曲,成绩上游,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苟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很小,而且脸涨得通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想带她一起出去玩、到朋友家做客,她都不去,甚至她连外婆家也不去。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孩子不会交朋友多是因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胆小而缺乏自信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总是强调孩子的弱势,说孩子“不会交往、胆小”等。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并对他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其实孩子本来没有父母想像的那般胆怯,在父母不断的责备下,反而会变得愈发退缩不前。
解决方法:要能及时看到孩子的优势和每一点进步,并用鼓励的话语传达给孩子,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缺乏安全感
有的父母总担心孩子在外面会吃亏,以致于对他们过度保护,造成孩子性格唯唯诺诺。
解决方法:我们首先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和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父母要放下自己对孩子的过度焦虑,减少对孩子的溺爱,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动手做事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3、缺乏交往动机
有些孩子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会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他玩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交往动机不足。
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着儿童游戏。当孩子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孩子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解决方法:对于这类孩子,父母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要以孩子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孩子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孩子“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和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孩子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4、个性原因
受遗传或环境作用影响,有些孩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特点,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虽然内向也有内向的好处,但是假如成年人过于内向,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社会交往功能。
另外,自私、骄傲、不愿与人合作等性格特征,都可能导致孩子不会主动和人交往。
解决方法:对于这类孩子父母不能指望一蹴,必须慢慢引导。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把孩子带出去;鼓励孩子走出去,让孩子在集体交往中,逐渐学会交朋友,并学会信任他人、尊重他人、理解别人、与人合作、乐于助人等有助于人际交往的优秀品质。
自卑者多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而不愿意与别人接触,害怕被伤害,于是把自己孤立起来。家长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鼓励并创造孩子积极与他人交流、交往的条件。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的自身压力的缓解和排解,也能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