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5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浅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复制链接]

790

主题

1384

帖子

13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8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1:0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浦东新区
浅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矿区大井小学    李志芳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学生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儿童的成长规律显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正处在稚趣天真的阶段。此时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的阶段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
1、依赖性。小学生独立性差、年龄小,受父母家人照顾,依赖家人生存成长。
2、盲目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他们会盲目的相信自己尊敬的人的话,包括不正确的。
3、可塑性。小学生的心质未发展成熟,这时候对他们作什么影响,就塑造怎样的他们。因此我们要针对这些特征的利于弊。采用有效的相应措施,塑造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形成健康心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少年儿童心理偏常,表现在学习上的冷热病、骄傲情绪、考试中的焦虑心理;品行上的说谎、嫉妒、冲动、攻击性行为等;人格障碍上的任性、偏执、抑郁、自卑、孤僻等;人际交往中的羞怯心理、猜疑心理、不合群等。在农村小学的一些教育活动中,还存在着不和谐之处: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体罚、讽刺、挖苦以及家长式的 “ 霸权主义 ” 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慌、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例如罚做 xx 遍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自卑感、受挫感、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 ... 总而言之,这些我们 “ 习以为常 ” 的 “ 小事情 ” ,其实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伤害却是更深的伤害 ―― 心理伤害,破坏了儿童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我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很好的渠道,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我们在活动课时间隔周一节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系统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及时觉察自身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通过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保证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我们设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时通过活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思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通过精选文章、诗句、漫画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像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不公平”、“别人误解了你怎么办?”等内容时,教师只是事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在体验到了“不公平”和“被人误解”的感受后,进行讨论、争辩,在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学生对上好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热情也是很高的,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所有任课教师都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可能给小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减少学科教学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和智能进行训练。教学中我们还注意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巧妙地利用提问、讨论、小组学习等形式,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创造技法课、实验课和科技活动中,安排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交流学习的体会等,教育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享受”,把工作当成是“享受”,树立正确的“享乐”观。

      三、在班主任工作和班、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少先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在这些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班级活动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小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塑造良好的个性、培养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我们把各种竞赛、集体劳动、校运会、六一演出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联系起来,在这些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其意志、锻炼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对小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理健康和发展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