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6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际问题] 抑制青少年的不良交往(二)

[复制链接]

1275

主题

1476

帖子

566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6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10:1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
①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往往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弱化思想教育,使以利己为目的、不择手段的不良交往频频发生,从而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

②某些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通常表现在对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性差的学生,教师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惯于板起面孔训斥,甚至动用行政手段将学生撵出校门,使他们成为无书可读的“飘”在社会上的“流失生”。这些青少年的精神会更加空虚,思想更加苦闷,往往被坏人引诱,形成不良的交往,会很快走上犯罪道路。

③重点学校、尖子班的出现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一些副作用。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意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教育,使少数学生破罐破摔,不求上进,对抗教师,对抗集体,进而对抗社会。这种社会影响相当消极。

不良的交往与良好的交往是对立的矛盾,甚至是激烈斗争的。而每一个青少年绝无离开交往的例外,不是参加良好的交往,就是陷处不良的交往。由于学校教育的种种缺陷的存在,使一部分青少年逐渐远离集体,对集体活动和正当交往不感兴趣。对自己的集体失去信任感,就使他们到集体外去寻求适合自己需要的新的交往对象,于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良的交往关系就形成了。这就要求青少年的集体必须不让一个成员轻易离开集体,同时应该千方百计地把陷入不良交往的青少年挽救出来,使他们重新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马卡连柯说过:“不管用什么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加强对青少年的国情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好的集体具有明确的目标、坚强有力的核心和正确的舆论,它像一座熔炉,以它自身良好的作风习惯,把青少年团结在集体之中,通过集体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发挥集体对其每个成员的影响作用,这样就必然会削弱不良交往。

(3)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虽然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学校教育的缺陷、家庭教育的薄弱无力对青少年的交往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为什么在同一社会条件下,有的青少年有着良好的交往,而有的却形成了不良的交往呢?这就要求我们来考察一下违法青少年的自身因素。

①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是情绪强烈易冲动,情绪波动难以控制,独立意识增强,总想摆脱成人的管束,自我评价能力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这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交往之中,就决定了青少年交往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交往易受感情左右,有时也带有盲目性;向往与同龄人交往,以此削弱对成人的交往,这就使交往带有偏激性和片面性。心理不够成熟,在模仿、暗示等诱因刺激作用下,青少年已经形成的良好交往也并非是稳固不变的,它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在一定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良好的交往容易被不良的交往所交替。

②青少年自身的不良欲求是不良交往的基础。多数违法犯罪青少年都有些不良的欲求,如吸烟、赌博、说下流话以及偷窃等。这类欲求在集体中和良好的交往中是不能满足甚至遭到抑制批评的,于是他们在心理上就产生反感的情绪,在行为上表现为逐渐脱离集体,对集体活动不关心、不参加。同时他们逐渐接近另一类团体,在这类团体中他们不良的欲求不但不受压抑,而且可以充分发泄,加上彼此影响就使不良交往紧紧地吸引住他们。有些青少年开始只有某一方面的不良欲求,但是由于受不良交往小环境的影响,很快巩固并发展成多方面的不良欲求,形成难改的恶习。俗话说的“学坏容易学好难”就是这个道理。

③错误的价值观。他们的利己主义观,会对积极的集体活动产生反感和对立情绪,也会对不良的交往产生好感和向心力。这种错误的价值观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提高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能使学生在交往中具有选择的能力,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同时能对不良影响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抵制。事实证明:这是防治青少年不良交往的一个积极措施。

(4)待人要“尊”、“真”、“诚”
“尊”就是要尊重别人,不要自以为是,自命清高,关心人,爱护人,同情人,体贴人,这是尊重人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没有这种思想和感情,就不可能在行动上尊重,即便有,也不会持久。尊重人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所作出的劳动,如果自恃智力、能力或其他某种条件的优势而轻视他们,结果必然由于损害他们的自尊心,而得到他们同你疏远的回报。

“真”就是对人不口是心非,讲话留半句;不当面说人好,背后又说人不好;也不无端猜疑他们,好像他们总是同你过不去。人际相处之中,难免发生矛盾,有了矛盾应该开诚布公。交往中,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赞美之词,应是真实的,不是虚伪或言不由衷的。虚伪的恭维话并不能增进朋友间的友谊甚至会造成不可原谅的恶果。
“诚”,就是对于别人的缺点、短处不讥笑。批评别人时,注意尽可能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同时采用诚恳的态度,平静的语气。

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都要与他人交往,友谊是人际交往的产物,交往在友谊中不断扩大,丰富地充实。如果说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直接反映,是社会的人需要,那么,友谊便是这种交往,这种需要的必然结果。但是,就具体的个人交往活动来说,并不是任何形成的交往、任何人之间的交往都会产生友谊。友谊需要交往双方通过交往达到心灵的共鸣和思想的沟通,需要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5)多方位广交朋友
①打开通道——自己主动找上门。有位年轻技术员。对电脑程序设计颇有兴趣,自己也在研究,一天,他从报上看到某工厂一位工程师有发明创造成就的报告。他很想与之相识,但独自上门是否合适?开始他有点犹豫。

“不主动交往,永远也不会相识”。他鼓起勇气,“上门”拜访。结果彼此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主动找朋友,形式多样,可以是亲自造访,面对面交谈,也可是先寄一封信,利用“鸿雁”传递信息,或打个电话,借助“千里耳”互通情况,或上因特网发个“伊妹儿”,成为网友。

②广开门路——借助他人的舞台。时下,社交聚会活动较频繁,若你出席各种招待会,联欢会,联谊会,你应意识到这是结识新友的好机会,不妨借他人的舞台,“演”出交友的“戏”。

在这种场合,通过同桌交谈,自我介绍,互相攀谈等办法来达到更多地交友的目的。初识新人,只需寒暄几句,这样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去结识其他人。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