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搜索
查看: 146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智化的概念

[复制链接]

177

主题

311

帖子

11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14:1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7-7-27 15:17 编辑

心智化的概念

作者:Anna Leszczynska-Koenen

翻译:俞峻瀚

来源:中德班初级组论文



心智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最早由英国心理分析学家Peter Fonagy,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同为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的Mary Target和 匈牙利发展心理学家Georgy Gergely提出。它是基于 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发展而来,它强调依恋系统并不局限于自身,而是作用于促进人类婴 儿发展出对于内心世界的表达。心智化这个概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有助于依恋发展研究、神经生物学研究等不同的领域,同时对于临床理论,特别是对于边缘型障碍也有贡献。一些临床工作者从心智化理论发展出特殊的治疗手段,他们称之为“心智化治疗”。

心智化
术语“心智化”,来源于英文单词“心智”,指的是心灵,内在心理行为。

让我们从这一概念的定义出发:心智化被看作是认识自我和他人心理和情感状态的能力,并认识到人类的行为是“意识状态”,即内在动机譬如愿望,需求,感受和意见的结果。人类这种“将心比心”,把情感和思想纳入对于行为解释的能力,是一种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即使是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的特殊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认知”,在理论讨论中它被称为“心智理论”。

这种人类特有的能力是行为科学家Michael Tomasello在莱比锡研究的主要关注之处。在他的实验中,他将幼儿与灵长类动物进行比较。根据Michael Tomasello的发现,人类有能力去假定对方的内在意识状态,并与之分享,从而kai辟了进一步学习和合作的可能性。它标志着人类超越单纯的生物进化的过程,进入加速文化发展的进程。这是这个原因,托马塞罗认为,为什么人类的生活条件与最初来到这个地球时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亲戚猿类仍生活在与当初并无多大区别的条件下,过着类似的生活。


然而Fonagy的心智化理论涉及到的远不止心智理论的认知部分。它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内在情感状态的表达,这一点从最初生命的kai始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阶段就已经涉入其中。Fonagy揭示了这是如何发展,当顺利时就会产生他所称的“情感智力”,一种能够调控情感和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的主观意义的成熟能力。这种能力是情绪管理,情绪容受和处 理人际关系的核心能力。心智化包括自我反馈和人际间这两部分内容。对于儿童来说,结合了这两部分使得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外部现实中区分出来,以及从人际互动中区分出内心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正如我们所知,这些区分正是自我发展的核心构建筑元素。

我已经在我的演讲一kai始提出,心智化的理论依据是基于依恋理论。Fonagy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他们的研究,扩大了依恋系统在人类发展所呈现出的视角,一种发展良好的心智化能力在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中起着一个重要的核心作用。心智化理论强调了在自我的心理结构发展中依恋的功能。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婴 儿对于安全对象的需要和客体的接近是依恋主要功能的体现。当他第一次介绍自己的想法,在精神分析学界引发了争议,因为他声称,对客体追寻的需要是人类婴 儿内心主旨的起源,而与之对立的观点则认为是由弗洛伊德所假设的驱力冲动和原始的自恋。但也有其他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认同他的假设–譬如Balint,Winnicott 或 Fairbairn。

Bowlby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理论,这一点上他的同事Mary Ainsworth贡献良多。Mary设计了一种被命名为“陌生情境"的研究工具来测量1–2岁婴 儿的依恋模式。陌生情境实验包含了婴 儿和照顾者之间的两段短暂分离。婴 儿在分离过程中,特别是在与照顾者的重聚时的行为表现会被分为四种类型中的一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在重聚时被安慰,并能够继续进行探索性活动;焦虑回避型儿童似乎对于母亲的缺席不zuo反应,当母亲回来时也不试图寻求亲密和安慰;焦虑矛盾型儿童在母亲缺席时的反应非常强烈而且难以平静下来和被抚慰;而紊乱型的儿童在母亲缺席时表现失序且倾向于表现出不受控制的攻击性反应。

在对依恋理论的重订中,Fonagy强调依恋本身不是目的。他认为,早期客体关系中的依恋功能是使婴 儿获得一种环境,身处其中能够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自我得以充分发展,而这构成了一种在社交功能上人类特有的方式。在他的研究中显示了一个在此方面有着很好能力的母亲通过感知到自己的孩 子是有自己内在主旨和冲动的存在个体,进而可靠地预测他们孩 子内心依恋的安全性。这意味着一个有着良好心智化能力的母亲能够促进安全型依恋,因为它可以在儿童面对无法消化处 理的情感状态时起保护作用。一个具有良好心智化能力的母亲能够帮助婴 儿调节他的原始情绪和发展他的情绪表达,而这种表达能够在发展进程中帮助孩 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现在让我们更进一步来了解Fonagy和他的同事是如何将这种发展概念化的。Georgy Gergely将其描述为一种自身情感表达的社会化构建。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把自身的发展作为一种纯粹的个体化的成熟过程。我们必须把它看作为一个包含了与他人心理进行有益互动而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些他人在心理上更为成熟、仁善和具有自我反馈性。在此意义上的主体性–对自己主观视野所见的觉知–实质上是主体间性过程的结果。为了理解自己,我们首先需要被别人理解。辩证意义上的自主性和关联性伴随我们一生–这个假设是所有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基础。来访者必须先涉入我们其中,然后学习依赖我们,随后他们才有可能分离进而kai展他们自己的生活。

有些是心智化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先天条件:具体对象的面对面交流,从孩 子出生起即与母亲建立起一种情感的交流。(…)我们也可以假定存在某种与生俱来的“本质性的自己”,在生物学基础上能观察到这种”基础性情感“的表达。Wilfred Bion称这些为“原始情绪”和“贝塔元素”。Winnicott引入“真自体”的概念。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情形,一种“真实的”“可靠的”自体被假定为源自生命的最初,而与此同时,它只能是通过发展性的互动而呈现。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自我是一种潜力,只能通过人际间接触而发生”。

生命互动的最初运作,就是母亲通过容纳和谐调婴 儿的紧张情绪来进行彼此间协调一致的情感镜映。这种情感互动Gergely称之为“一种社交性的生物反馈过程”。它必须满足某些先决条件才能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镜映必须是“一致的”,这意味着要与婴 儿的基本情绪相一致。它也必须是“非预设性”的,意味着在婴 儿情感显现后的最短时间zuo出相应的自发反应。它还必须是“被标识出来的”,这是这个理论的新颖和创新之处。“被标识的镜映”描述了一种对孩 子情感的反应过程,它的作用是清楚地标识出被镜映的是孩 子的情感,而不是父母的情感。这种“标识出”的差异是由养育者本能地在与宝 宝交流时采取了各种夸张地模拟性的语音语调来完成。Fonagy和Gergely认为这种“标识化”的交流方式在自我表征系统,心智化和情绪调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被标识的镜映”使得从照顾者所流露的情绪中“脱离”成为一种可能,当镜映是足够和谐一致和非预设性时,孩 子可以从照顾者的反应中认识到自己的情感状态。Gergely认为婴 儿的情感有了“参考性的锚”之后,才能“脱离”。


这种非预设性的镜映有着平静和抚慰的功效,允许孩 子感觉自己对父母的反应有着一定的控制能力,这有益于增进其自我调节能力的感觉。Winnicott认为婴  儿在这方面的体验就像是“幻想中的全能感”,它符合婴 儿的需要,因为这有助于婴 儿在面对无法掌控的现实时不被巨大的痛苦所淹没。

对婴 儿的情感状态的一致性、非预设性和标识化的回应,有助于儿童组织其情感体验,并发展对于其情感状态的表征-即主要情绪状态和心理影像和思 维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自我在心理状态上将主观情感体验纳入。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311

帖子

11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9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15:2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被标识出的带有游戏性质的镜映是某种特定规则交流的出发点,而“似乎”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引导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作用,即Fonagy称之为“与现实游戏”。由于回应的标识化清晰明确,照顾者没有被婴 儿的情绪“感染”,这有助于建立一个主观性的空间,在那里可以区分感受和现实之间的差异。这个空间在以后的童年岁月中作为内部和外部现实之间差异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是实现完整心智化能力所必需的,一般在四和五岁左右达成。

如果你们熟悉比昂的“容器”的概念,你会发现类似的情感镜映的理论。在比昂的理论里母亲吸shou孩 子投射给她的情感,经容纳和“消化”后,将更可承受的情绪回传给孩 子。比昂将此描述为从一个“贝塔元素”转化为“阿尔法元素”的过程,即将基本的“未经处 理的情绪”转化成能够被意识到的情感体验的表征。在比昂的想法里用了一个更抽象的方式来描述情绪互动是如何促进心理发展的。标识镜像理论涉及的是在互动中可观察到的面向,并将这些可观察的事实与心理发展理论联 系起来。

还有一个Fonagy和Gergely有关“标识化镜映”和Winnicotts对于母亲镜映功能概念的相近之处。Winnicott描述了当孩 子依赖于被母亲所镜映,却发现在她的眼中找不到自己,而代之以母亲有问题的情绪时,所产生的病理性后果。在他的“假自体”的概念中,他描述了这种相互作用的病理性后果。孩 子将被切断与它的“真实”,“内在固有”的自体的联 系,因为它的内心世界将被内化客体的情感状态所占据。Fonagy将“假自体”视作镜映时虽然有被标识却并不和谐的后果,这就是说与孩 子的当刻情感并不一致。当镜映的情感被错误表达,孩 子对于自己的情绪状态的感知会被扭曲。孩 子的情感体验将停留在无意义状态,并形成一个空虚的,机械性运作的自体。

当父母由于他们自己的问题感觉很容易被孩 子的情绪所控制,他们会表现出虽然一致却并非标识化的镜映。这种镜映会引起孩子情绪地更趋夸大化而并非平静下来,因为孩子会有印象自己的情绪是有“传染”性的,且具有威胁性。这就像是仿佛一个内部的状态会变成一个外部危险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照顾者失去了部分的容器功能。这可能与惊恐发作等存在联系,即相对的琐事引发情感平衡的跌宕起伏而造成重大灾难的幻想。当回应使得婴儿情感升级,无法成功从现实中将婴儿的内心状态“脱离”出来,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分化过程将被破坏,这将阻碍“似乎”模式在处理心理状态时的发展。Fonagy认为这可能是很多严重的人格障碍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当自体发展的中断是由于照料者部分的身体和心理虐待的创伤经验所造成时。

但我们必须要保持一些现实性,我们不必在与儿童打交道时完美地“权变”和“和谐一致”。Fonagy认为我们都会带有“假自体”的成分,因为正常的发展中都总是伴有不敏感的回应。但当心智化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就有可能将我们生活中的失望和不足的经验反馈出来。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与所体验到的主观意义保持联接。

对心智化发展能力的最早观测可以追溯到生命的第一年。婴儿大约在第九个月时表现出一种被描述为“联合关注经验”的生活能力。婴儿开始理解母亲的手指指向某物,意味着母亲想显示给他看,这意味着他开始理解可观察到的行为-指向手指-是出于某种意图-希望显示某物。孩子也开始通过指向某物用来分享对客体的印象。随着对过渡性客体的“创造”(Winnicott),象征性地代表依恋对象,当客体缺席时孩子能更好地调节其情感。

一岁以后的标识化情感镜映机制对于随后的心智化发展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孩子学会走路并在周围环境活动,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在逐步下降。Fonagy引入了“与现实游戏”理论用来说明在后婴儿时期心智化能力的持续发展。这一理论是指儿童将自己的内心状态投射到与之游戏的外在物体上的能力。“过渡性客体”可以被视作这一发展的前体:过渡性客体-一个玩具,一块布或任何其他,儿童都从中感受到一种与缺席照顾者之间联接的力量。

标识化的情感镜像理论和“与现实游戏”理论既相互独立发展,又在共同发展研究过程中有所融合。

Georgy Gergely推动了标识化情感镜映理论的发展。因为在标识化镜映中“似乎”是一种重要的特质性元素,它与Fonagy和Mary Target发展出的“与现实游戏”理论很匹配,因为这其中的Fonagy称之为“似乎”或“假装”的模式是如此的重要。而Gergely对于自己理论的发展是源自实验性的发展研究,而Fonagy和Target则凭借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受到Winnicott游戏理论的强烈影响。

“与现实游戏”的过程是如何促进自我心理结构的进一步发展?根据Fonagy的理论,孩子从一岁半起能够在两种独立的心理功能模式下感知内部和外部现实之间的关系,并且他们会在“心理等价”模式和“假装”模式之间来回摇摆。

在“心理等价”模式中,孩子的行为就像是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想法是真实世界的一个确实反映,他们认为在外显和现实之间呈现一种等价。

在“假装”模式中内在体验可以通过幻想和游戏来处理,但实际上确信这种“假装的世界”与现实是不一致的。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311

帖子

11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49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7-27 15:40: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儿童的想象力在一个没有任何现实测试发生的受保护空间中得以发展。温尼科特称之为“过渡性空间”,孩子们在其中能够面对现实而不被它淹没。Fonagy认为通常在4至5岁之间完成从双模式到单一“反思模式”的整合过程,使孩子有心智化情感和信念状态或认知和理解他人可能在相同的外部现实中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的能力。 认知成熟是这一发展所需但并不一定必须充分满足的前提,孩子也需要照顾者的支持促进。在“反思模式”中的孩子可以理解,其思想和感情是于现实的个体化表征,并不忠实地反映世界:有人可能会对我感到失望而并不意味以下含义,即我实际上是一个令人失望的人。孩子能够从一种外部的角度来“看”,并开始理解看待事物有不同的角度。当完成“反思模式”时,游戏就变成了一种象征性的处理现实的方式,因为孩子现在能够意识到在思想和感觉中自己的主观性特征。

让我们更加近距离地看一下这两种心理功能模式:在假装模式中,思想和感受是严重脱离现实,而在等价模式中有一种超现实的,似乎是一种对现实的如实反映。有一种“虚假信仰”实验就表明了这种意思。当给孩子看一个他所熟悉的放糖果的盒子,然后问他:“盒子里有什么?“糖果,孩子会回答。盒子打开了,里面装的是铅笔。当孩子被接着问到,如果有另一个孩子并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他可能会回答什么呢,孩子会说“铅笔”。孩子也会确信从一开始铅笔就在盒子里。而一个在四到五岁之间的孩子通常在这个测试中给出正确答案并不困难。年幼的孩子把自己的思想和感觉当作现实的直接反映,而不能想象其他人会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思想被视为等价于现实,当孩子知道铅笔在盒子里,他会假设其他孩子也知道,而不会被盒子的外观所误导。在情绪和愿望方面,孩子能够认识到有不同的角度,甚至可以在早期表现出共情的迹象。一个一岁半的孩子会在妈妈伤心的时候递上自己的泰迪熊来安慰妈妈,这意味着他假设泰迪熊能够像安慰自己一样安慰到妈妈。但一年后孩子会尝试用他所知道母亲喜欢什么的方式来安慰-譬如他会在妈妈抽烟时递上香烟。但是要在四岁以后,对于现实感受视角的认知变化才会发生。

当发展是带有病理性质时,成年人会停留在等价的心理功能模式中。在这种模式下运作的人将会认为他的失望是对一个令人失望的客体–或自己的糟糕之处的确实反映。他将无法看到自己的失望和客体意图之间的差异。就像我的一个来访者,他确信当他人约会迟到时,是因为他人想羞辱自己,因为他的确在等待的时候会感到羞辱。他不能够考虑到可能有交通堵塞或许多其他原因导致他人迟到,而并非意图羞辱他。虽然在成人的心理功能等价模式被视为一个病态发展的结果,但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是其学习内在与外部现实谈判的必经发展阶段。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对于心智化能力发展的决定性阶段是三岁和四岁之间。这是怎么来的?这仅仅是一个认知成熟的过程吗?不,Fonagy说,对于这种发展的发生、光有成熟的因素是不够的。孩子继续需要与更具关爱和成熟心理的客体互动。在这方面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是照顾者如何来处理孩子心理功能中的假装模式。因为年幼的孩子还不能够清楚地区分内外的现实,并切实地评估外部现实的危险。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有必要防止他们的“假装世界”游戏和外部现实之间保持一致对应。孩子在思想上很严格地把这两者分开,但是在其游戏的“真实现实”中,二者是结合的。孩子与每天生活的现实游戏:他把动物玩偶放在床上让他们睡觉,他给娃娃打针。游戏在这里固然是孩子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又并非替代了完全的真实。“假装模式”允许孩子积极修改自己的体验,并通过行动来获得控制。孩子在医生处就诊时打针的痛苦,主动地传递到玩偶娃娃身上,对于父亲的失望和愤怒可以转变成“射击爸爸”的游戏。孩子直观地知道游戏是不等同于现实的,虽然年幼的孩子不完全理解游戏角色的象征意义中有着心理主观创造的部分。因为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异仍然是不稳定的,孩子们的游戏仍然需要得到一个父母适当态度的保护,以防止它变成一个可怕的现实。

父母、其他成人或年龄较大的儿童通过参与游戏来提供保护和以评论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发展其内在体验。对于标识化情感镜映也是类似的方式,家长用一种游戏式夸张的方式来评价孩子游戏和其所展现出来的内在状态。这种夸张将凸显“真实”现实的差异,在游戏中的评论和参与允许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其内在。通过对现实差异的标记和同时以游戏的方式参与,孩子们学会了与现实“游戏”,并将两种思维模式整合在一起。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学会区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并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主观性特质。

这一过程的发展可以被照顾者的帮助性态度所促进,但也可能被其创伤性的影响作用所阻碍。让我们举例以说明,在先前的情景中男孩以“射击”爸爸的方式来处理自己对于无力感的愤怒。如果父亲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来参与游戏,他被击中了,那么一个空间被打开,孩子可以在其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对攻击性情感进行协调和修饰。但是,如果父亲以一种愤怒和惩罚的方式来回应,孩子的情感就变成了可怕的现实。然后他会避免这样的游戏,但这样一来,他将失去在游戏中与父亲战斗的机会去整合自己的攻击性情感。或者让我们来举一个小女孩的例子,她说当她长大后要嫁给爸爸,但是她补充道妈妈不必死,她可以搬进孩子的房间。当母亲参与了这个幻想,她告诉女儿,好吧,但万一你觉得爸爸太老了,我会带他回来而且我们会为你找到一个王子,女儿就很高兴。她可以在幻想中拥有爸爸而不担心母亲的报复,但与此同时,她开始认识到代际的区分。当这些幻想与母亲严重的心脏病相联系,就像我来访者的情况,它们变得非常可怕,因为幻想(希望母亲死了或离开,以便嫁给爸爸)和真正的母亲的死亡危险太过接近。由于母亲的死亡犹如悬着的危险,来访者在她的幻想中并不自由而且无法与“现实游戏”,因为游戏存在着变成“真实”现实的威胁。

当与来访者一起工作时,非常重要的是在幻想层面去保持一个空间,在其中“与现实游戏”是有可能的,也不存在攻击性的威胁或色情性情感的付诸行动,而是在心理水平被修通。

Fonagy强调良好的心智化能力对于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它确保了心理性自我的连续性体验,因为孩子变得能够终其一生仔细思考自己的“心理上的变化”。当有可能把这些归于思维和感觉时,人们的行为变得更加具有预测性和有意义。这可以减少孩子对于必须由成年人来向其解释世界的依赖,又可以允许孩子去共情照顾者的行为。这有助于孩子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区分出内在的和外部真相。感情不是事实,当有人生气,这并不意味着是我不好,同样的当我失望时,这并不意味着令人失望的人是坏的。这有助于容受挫折,并因此对关系具有稳定作用。

我们不应该假设心智化能力在自己四到五岁之间就很有希望获得,并在一生中保持稳定。运作的水平可以有很大的不同,这取决于我们接触到的心理压力和有可能遇到的有益的客体。努力去协调内在与外部的现实,以及双方间的相互关系将伴随我们一生。但心智化的能力赋予我们一种工具帮助我们解决这一任务,即使在压力下或在危机中我们的功能水平也得以发挥。

最后一点我想提的心智化理论和俄狄浦斯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心智化能力向充分发展方向的过渡与俄狄浦斯期冲突是相一致的。根据Fonagy的看法这两方面的发展相辅相成。当孩子放弃自己对于俄狄浦斯客体的独占错觉,就打开了一个三元空间,有可能在家庭关系系统内有了不同的视角。但也有可以反过来说:一个有利于心智化发展的环境也将能够帮助孩子有更好的能力来处理俄狄浦斯冲突使其成为刺激成熟的助力。

内化治疗师的心理状态提升了来访者对于自己类似经验关注的能力。尊重内心衍生出之后的尊重自我,尊重他人,最终尊重人类社会。正是这种尊重驱动并构建了治疗性的投入,最清晰地说出了我们从心理意义上所继承的 。
       by Fonagy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3

帖子

38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5
QQ
6#
发表于 2021-5-14 15:24: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保山
谢谢分享,解释的非常全面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6
QQ
8#
发表于 2023-7-19 18:5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武汉
xiexie 谢谢分享
欢迎您来到心理老师之家,请您遵守法律法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管理员及加入官方QQ群交流,文明发言共同学习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查看提醒
查看提醒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962110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免责声明:论坛发布的所有资料仅供参考交流使用,如果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署名、改正或删除,本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QQ| 手机版|小黑屋| 心理老师大本营  

Copyright © 2001-202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沪ICP备13015608号-3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59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