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asha 于 2014-4-19 18:53 编辑
多模式治疗法是拉札陆斯(1971, 1986, 1987b, l989, l992a, 1992b,l995)发展的一种包罗广泛的、有系统的、整体观取向的行为矫正法。它是开放的系统,采取“技术折衷主义”,即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并修正既有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并不是以打散弹枪的方式来使用的。多模式治疗者常问以下的问题:“谁或什么对这个人会是最好的?”因此,他们非常小心避免将当事人放在早已决定好的治疗方式中,相反的,他们致力于做正确的判断:当事人在何种特殊环境下,采何种治疗关系和治疗策略能得到最好的疗效?多模式治疗法假设因当事人受困境于各种不同的问题,所以最好使用多种策略来导致改变。多模式治疗者会不断地调整方法,使能有效地达成治疗目标(Lazarus, 1995)。
拉札陆斯(1989)所列出的大部份技术,都是标准的行为治疗法。他的多模式架构,可为行为学派治疗者提供一个范例,说明如何整合古典制约取向、操作制约取向,以及认知取向的方法。
BASIC·ID
拉札陆斯的多模式理论之前提是:人类的复杂人格可区分为七个主要的功能领域(Lazarus, l989, l992a, 1992b, 1995):
1、B=行为。
2、A=情感反应。
3、S=感官知觉。
4、I=心像。
5、C=认知。
6、I=人际关系。
7、D=药物、生物功能、营养以及运动。
虽然各个要素之间有交互作用,但是可视为具有各自的功能。
多模式治疗者认为,完整的评鉴及治疗计划,必须说明 BASIC·ID当中每一个要素的功能运作。因此,BASIC·ID是一个认知图,确保人格的每一面都受到明显与系统化的注意处理。全面性的治疗包括:矫正非理性的信念、偏差行为、不愉快的感觉、困境的形象、压力关系、负面的感官知觉、和可能的生化失冲。长期性的改变被认为是各种策略与战术并用的结果。
拉札陆斯(1992a, 1992b)列出多重模式治疗法本质上所秉持的五项原理如下:其一,人们的行为与人际互动行为都脱离不了BASIC?ID这七个要素的领域;其二,这七个要素彼此相关,必须视为一个互动的系统;其三,有系统地评鉴这七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情形,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其四,完整的治疗法涉及须矫正这七个要素中的特定问题;其五,心理困扰是诸如,感觉的冲突、认知的误导、缺乏人际技巧、外在存在著压力源,以及存在方面的顾虑等因素下的产物。
七要素的评鉴问题
多模式治疗法以广泛评鉴人类功能的七要素开始。首先询问当事人有关BASIC·ID的问题。以下是拉札陆斯(l989, 1992a, 1992b; 1995)的评鉴过程:
行为:这个要素主要指外显的行为,包括: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习惯、反应等。治疗者会问下列问题:“你想改变什么?你有多主动?你是行动派至何种程度?你愿意开始做些什么?你想停止做什么?你有那些优点?是那些特定行为使你不能得到你想要的?”
特质:这个要素指情绪、心情与强烈的感觉。可能询问的问题是:你有多情绪化?你最常经验的情绪是什么?什么会使你笑?什么会使你哭泣?什么会使你悲伤、生气、喜悦与惊吓?对你来说,那些情绪会造成你的困境?
感官知觉:这个要素包括:五种基本知觉: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和听觉。可能询问的问题是 :“你曾经受苦于某种不舒服的感觉,例如,疼痛、剧痛、或晕眩等?你会注意自己的感官知觉至何种程度:在视、嗅、听、触摸、和味觉等方面,你特别喜欢或不喜欢的是什么?”
心像:此要素是指我们描绘自己的方式,其中包括:记忆与梦境。治疗者会问的问题包括:“你有那些令人讨厌的梦及鲜明的记忆会不断出现?你会不停地幻想、做白日梦?你有生动的想像力?你认为自己的身体如何?你现在如何看待自己?你希望将来如何看待自己?”
认知:这个要素是有关形成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及信念之洞察力、哲学观、意见及判断力。询问的问题包括:“你会常思考吗?你以那些方式满足心智需求?你的想法如何影响你的感觉?你最重视的价值观和信念是什么?你自我告知那些负面的事情?那些是你主要的非理性信念?你的生活中有那些主要的‘应该’、‘最好’和‘必须’?它们如何阻碍你的生活?”
人际关系:这个是指与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治疗者会问的问题包括:“你社会化的程度如何?你愿意与别人维持多亲密的关系?你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有何期望?他们对你有何期望?你是否希望改变与别人的某些关系?如果有,应如何改变?”
药物或生物学:这个要素所包含的不只药物,同时考虑个人的饮食习惯和运动型态。询问的问题包括:“你是否健康?你是否担心你的健康?你是否服用著医生所开的药物?你的饮食、运动、和保持身材的习惯是什么?”
上述问题尚不足以囊括所有BASIC·ID,只不过是一些基本调查藉以找出能再加以深入探索的核心和重要课题。接著是详细的生活情形问卷。BASIC?ID的主要剖面图建立之后,下一步就是检查不同要素间的互动关系,目的在于突显困境问题的症结点,以及使治疗者更充分了解当事人,并设计出有效的因应与治疗策略。
技术折衷主义
多模式治疗者了解每个人都有独特而不同的需求与期望,因此需要有多种不同的治疗风格。基于许多当事人前来治疗都想要学习技能的假定,治疗应乐于教导、引导、训练与示范。他们常会提供各种资讯、教导、和回馈。他们会向自我挫败的信念挑战,提供建设性的回馈,给予正面性的增强,并且适度地自我坦露。治疗者能以对方的立场出发,然后进入值得探索的领域,是最为重要的。未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会使对方有疏离与被误解的感觉(Lazarus, 1995)。
多模式治疗者会从许多其他治疗取向“借用”各种技术。在个别心理治疗的领域里,借用的主要技术包括:焦虑管理训练、行为演练,研读疗法、生物回馈、沟通训练、催眠、冥想、示范、欲擒故纵法、正面的心像塑造、正面的增强、松弛训练、自我引导训练、知觉专注训练、社会技能和果断训练、时间管理,和想法停顿法(请叁考Lazarus, 1987a,对这些方法会有详细描述)。
多重模式治疗者在技术上必然采取折衷主义,也就是说,他们应该能够使用那些对于特定问题已证实具有疗效的技术(Roberts, Jackson,&Phelps, 1980)。拉札陆斯(1987b)心目中的技术折衷主义除了须有科学根据外,还须具备下列特质:广度、深度、与明确性。在拥护技术折衷的同时,拉札陆斯并不是那么赞成理论折衷,因为他认为将不同理论的枝节拼凑起来可能会使事情更加混乱。然而,藉著维持理论的一致性,以及在技术上采取折衷主义,从业人员还是能够明确地推敲出对于不同的当事人应采取那些干预措施,以及他们做此选择的根据何在。系统化的折衷主义会从各种不同的来源处借取技术,但不一定就必须赞同技术源头的理论(Lazarus, 1986, 1987b, 1992b, 1995; Lazarus& Beut1er, 1993;Lazarus, Beutler& Norcross, 1992)。
拉札陆斯等人明确指出,技术折衷的目的不在于创立另一个治疗学派,而是他们相信“技术折衷将使临床实务成为一个有实证根据的开放系统,使研究人员各自的研究工作有一个跨学科与合作的骨架”(l992, p-17)。他们希望未来的谘商员在想法与实务上能采取折衷与整合的方式,但是同时必须相当严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