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心理学家:认为自己越聪明的人可能反而越笨
[打印本页]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15-9-6 10:27
标题:
心理学家:认为自己越聪明的人可能反而越笨
本帖最后由 sunshine 于 2015-9-6 10:28 编辑
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人类不擅长进行自我能力评判,从幽默感到语法,各方面皆是如此。越是不擅长某个领域的人,他们对这一领域的评判能力也就越弱。
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对吗?不仅聪明,还挺幽默。没错,我也是。但是,假如我们都判断错了,岂不是很糟糕。心理学家已经证实,我们很有可能会无视自身缺点,也许自己还意识不到。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某些能力较弱者会令人生厌,也能让我们在保有自尊的同时保有一定程度的谦虚。
1999年,来自纽约康奈尔大学的贾斯汀·柯鲁格与大卫·邓宁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验证对某个领域缺乏技巧或能力之人,是否也会对此缺乏自我认知。他们调查报告的开篇便援引了匹兹堡银行盗窃者麦克阿瑟·惠勒的案例。1995年,他在大白天抢劫了两家银行,整个过程未戴面具也没作任何伪装,结果很快被捉拿归案。当警察给他看监控录像时,他不服气:“我明明在脸上抹了果汁。”这位倒霉的罪犯相信,如果在脸上涂了柠檬汁,就能在监控录像前消失于无形。
克鲁格和邓宁还对另一件有趣的事进行了测试。他们邀请专业喜剧演员对30则笑话的趣味性进行评价。接着,他们让65名大学生也对这些笑话作出评价,然后让大学生评价自己的判断与那些专业喜剧演员的评价之间的吻合度。他们还被问到比起这里的其他人,自我感觉以上的表现如何。
你猜得没错,多数人认为自己辨别趣味性的能力高于一般水平。然而,按照参与者完成任务的能力高低进行划分时,结果却相当有趣。笑话评价能力略高于平均水平的人,自我能力的评判最为准确;笑话评价能力最强的人,仅认为自己的能力略高于平均水平;而那些笑话评价能力最弱的人(至少根据专业喜剧演员的判断),也是自我能力评判最不准确的人。
以上实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测试人的主观幽默感。对此,研究者还进行了重复实验,但这次进行的是逻辑推理和语法方面的测试,这些测试都有既定的答案,而每一次他们都能发现相同的规律:那些表现最差的人,同样也最不擅长进行自我能力评判。在总共三项实验中,表现最差的25%的人中,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为那些表现差劲者找标杆也没用。在一项后续实验中,即使其他参与者给予了对其行为表现的反馈,能力最弱的人仍旧意识不到他们在整组成员中处于垫底水平。
对此,克鲁格和邓宁认为,自我能力评判水平的高低有赖于某些与之相匹配的核心能力——任务完成能力的高低。能力最弱者往往同时缺乏这两种素养。他们不仅缺少实力,也缺少意识到自己能力欠缺的智慧。
在最终的关键性测试中,针对在逻辑推理任务中表现较差的一组参与者,克鲁克和邓宁对其展开训练。参与者的自我能力评判水平因此有所提升,这意味着个人能力水平确实会影响自我意识。
其他研究显示,这种“个人实际能力与自我评判能力的双重缺失”不仅存在于抽象的实验测试中,更真实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一个不了解猎枪的猎手,对于枪械知识的判断也会十分离谱;一位缺乏医患沟通技巧的医生,通常也意识不到这种自我能力缺陷。
现在,人们把这个效应叫做“克鲁格—邓宁”效应。心理学家提出了元认知——关于思维的思考,“克鲁格—邓宁”效应即为元认知的一种示例。它也提示我们应该停下来,好好想想这一点。该效应也许能清楚地解释,为何我们的某些自我认识与身边的朋友或同事所持的观点如此不同。即使你现在明白了这一点,也不必太过得意,请记住,你或许觉得不可能,但你也同样可能是那个丝毫不知自己无知的人。
作者:
julet220
时间:
2015-9-6 10:54
是这样吗!呵呵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15-9-7 10:37
该效应也许能清楚地解释,为何我们的某些自我认识与身边的朋友或同事所持的观点如此不同。即使你现在明白了这一点,也不必太过得意,请记住,你或许觉得不可能,但你也同样可能是那个丝毫不知自己无知的人。
作者:
zhangmei411
时间:
2015-9-8 10:13
学习了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15-9-9 11:12
希望大家都能留下点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是有点道理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想的一样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