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悲伤,有正确的方式吗? [打印本页]

作者: 你也是蘑菇嘛    时间: 2015-9-2 11:43
标题: 悲伤,有正确的方式吗?
本帖最后由 你也是蘑菇嘛 于 2015-9-2 12:18 编辑

                                                   [attach]8910[/attach]
The hardest part about losing a loved one is not that they’re gone.
失去最爱的人,最难过的部分不是他们已经离开。

Posted Aug 31, 2015

Someone once told me: The hardest part about losing a loved one is not that they’re gone, but that you’re still here.
有人曾经告诉我:失去最爱的人,最难的部分不是他们已经离开,而是你依然活着。

还有几个星期,就是我父亲离世一周年了。这似乎是不真实的12个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完全忘记了父亲再也不会出现的事实。在那些黑暗、沉重的日子里,我除了绝望什么都感觉不到,我意识到父亲再也不能走在我的身侧,再也无法见到他的外孙,而且最重要的是,再也没有机会来修补我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我总是相信,他人的死亡会以一种急剧的方式改变我们。你经常能从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情节。在电影中,一位挚爱的人离世,往往伴随着主人公有了某种重大的顿悟、生活上的变化,或者主人公深刻的探索自我,这些都是电影的效果。

Suddenly, our hero discovers his life’s purpose. She will finish college. He will commit to the girl. She will go on the adventure of a lifetime.
突然,我们的英雄发现了他生活中的目标。她将坚持完成大学课程。他将答应那个女孩。她将用剩余的一生继续冒险。


在我父亲死亡后,我没有这样的顿悟。在许多方面,我的生活都没有改变。现实的生活,即使真的悲伤,这看起来似乎——不像电影里那样激动。

与电影里的情节不一样,我的每件事情都是老样子: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与家庭成员以及朋友的关系。之前困扰我的事情现在依旧困扰着我。我没有更富有耐心。我依旧懒惰。我依然怀疑自己是否是个好人。我依然怀疑我人生的道路。

换句话说,在这个悲伤的故事里没有高潮,也没有转折点,这也许是最最悲剧的事情。我希望我能够向父亲汇报生命中那些伟大的成就,或者我是如何认识到生命里主要教训的,再或者重新激活对某事物的坚定信念。想告诉父亲一些他能为我自豪的事情。一些我为自己自豪的事情。

敏迪·卡灵是演员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在她的电视节目《剩女的混乱生活》节选了一段。有关她母亲去世,她写道:

“It was like a gift from God or my mom. I think she was giving me something so I didn’t have to get crushed under the weight of my grief.”
“这就像是上帝或者妈妈赐给我的礼物。我认为她给了我一些东西,以至于我不会在沉重的悲伤面前全盘崩溃。”

In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Joan Didion recounts the year following the sudden death of her husband and her daughter’s illness. She uses this terrible tragedy to write (link is external) a beautiful tribute to her marriage – and her profound confrontation with grief. (She so eloquently writes: “Grief turns out to be a place none of us know until we reach it.”)
在《奇思年代》中,琼蒂蒂安简述了丈夫突然死亡,接着女儿得病的那些经历。她利用这个可怕的悲剧写出了对婚姻最好的悼念——以及她与悲伤深刻的对抗。(所以她雄辩地写道:“哀伤变成了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直到我们去过那里。”

四岁半的儿子康纳死去不久之后,歌手艾力克莱普顿就让自己沉浸在工作中,通过这种方式处理悲伤。他创作了三首原声电影,包括红极一时的《天堂之泪》——“创作灵感直接源自于儿子康纳的死亡”。

Not everyone can shape grief into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however.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将伤心转化成令人惊奇的结果。

In my case, sometimes just getting through the day seems like victory, so it seems silly to compare my grief to others.
于我而言,有时候仅仅是度过艰难的一天就是像是胜利,所以拿我的悲伤和别人的悲伤对比,这种行为似乎很愚蠢。

But, I still wonder -- is there a right way to deal with death?
但是,我依然好奇——世界上有应对死亡的正确方法吗?

在《论死亡与临终》一书中,作者库柏尔罗斯率先将广泛认识的哀伤分为五个阶段:

Denial
否认

Anger
愤怒

Bargaining
商讨

Depression
消沉

Acceptance
接纳

更多的人熟悉的是这种模式。然而,还是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觉得这种模式坏处大于帮助。

怀疑论者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其研究人员的目的是揭开隐藏在这些阶段背后的理论:

“The fact is, no study has ever established that stages of grief actually exist, and what are defined as such can’t be called stages. Grief is the normal and natural emotional response to loss… No matter how much people want to create simple, iron clad guidelines for the human emotions of grief, there are no stages of grief that fit every person or relationship.”
事实上,从来没有研究证明哀伤的各个阶段真正的存在。并且像这样的定义并不能称之为阶段。哀伤是回应失去的正常、自然的情绪……无论有多少人想为人类的哀伤情绪开创一个简单的、铁一般的规定,但是不会存在适合每一个人或每一种关系的哀伤阶段。

使我好奇的,也许是,哀伤就像坠入爱河——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经历。所以,根本没有正确做法。只有简单的做法。

你认为呢?


作者: 基德曼谷    时间: 2015-9-2 16:27
{:soso_e179:}{:soso_e179:}
作者: 你也是蘑菇嘛    时间: 2015-9-6 11:32
于我而言,有时候仅仅是度过艰难的一天就是像是胜利,所以拿我的悲伤和别人的悲伤对比,这种行为似乎很愚蠢。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