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一例由疾病引发的导致学生心理应激的案例 [打印本页]
作者: 雷曼2013 时间: 2015-8-17 10:31
标题: 一例由疾病引发的导致学生心理应激的案例
(一)事件:
因SARS疫情严重,2003 年 4月 24 日“北京市中小学全面停课,但有些学校仍然要求教师每日到校,在此期间,北京某中学初二年级 14班班主任吴老师不幸感染SARS,于 5月15日去世。
(二)事件冲击
吴老师的去世,给她的同事和学生们带来很大冲击,师生们陆续出现很多情绪和行为反应:情绪上--震惊,悲伤,生气,愤怒,愧疚,自责,焦虑,恐慌,无助,孤独,麻木等认知上---不相信,困惑,沉迷于对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然存在等行为上---四处打听查实真相,伤心哭泣,不知所措,心不在焉,坐立不安,梦魇及其他睡眠问题等,师生中普遍表现出强烈的震惊和愤怒情绪很多人认为吴老师的去世学校当局应负很大的责任: 有些老师认为,吴老师感染后,领导要求年级组老师自己在家隔离的安排也是不当的,给老师和家人带来很大压力,师生与学校领导间关系一度变得有些紧张,有些学生试图通过电话,网络发泄这种愤怒的情绪但被家长阻止了。
(三)事件分析:正常的悲伤过程被阻抑
因为疫情仍很严峻很难有面对面的交流,也不可能进行正常的哀悼工作,另外,也因为事件本身的敏感性,很多家长都没有甚至回避与孩子谈论这个事件,不主张甚至阻止孩子与别人谈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加之学校也缺乏对危机进行心理干预的经验,因此师生中出现的这些情绪和行为反应没能得到及时处理,正常的悲伤过程被阻抑了。使得他们不能顺利完成哀悼任务而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情绪和行为困扰
(四)悲伤辅导的目标
Worden认为悲伤辅导的终极目标是协助生者完成与死者间未竟之事并向死者告别。哀悼任务相应的特定目标就是:增加丧失的现实感、协助当事人处理已表达的或潜在的情感、协助当事人克服丧失后再适应过程中的障碍、鼓励当事人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重新将情感投诸新的关系里,继续有效地生活。我们将辅导目标定位为受到这个事件冲击的师生提供社会支持,协助当事人探索和处理因吴老师的去世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和未竟事宜,鼓励当事人向逝者告别,学习适宜的应对方式,以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attach]8502[/attach]
作者: Ghost 时间: 2015-8-17 11:06
关于这则心理应激的案例,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情绪被阻断在内部而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向外发出,所以我认为,后面心理老师处理的方式特别好,通过引导学生合理的抒发自己的情绪、并且受到这个事件冲击的师生提供社会支持,协助当事人探索和处理因吴老师的去世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和未竟事宜,鼓励当事人向逝者告别,学习适宜的应对方式,以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15-8-17 12:22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特别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对死亡有一个明确而又具体的概念,这个时候体验到熟悉人的离开必然会造成心理上的一种冲击,因此采用正确合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学习对死亡的一种认知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案例中的方法很好,值得学习!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