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记忆心理学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本营营主
时间:
2015-7-2 14:00
标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记忆心理学
[attach]7990[/attach]
[attach]7991[/attach]
内容简介:
《记忆心理学》(第三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记忆的基本问题。其中结合四个章节回顾了记忆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进程,并从传统信息加工的视角探讨了记忆的编码、储存和提取问题。(2)记忆的类型。介绍了目前备受关注的几种记忆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神经生理机制和应用范围。(3)记忆的特性。主要对围绕记忆的场合依存性、自我参照特性、源检测特性和情绪性等特征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记忆心理学(第3版)》相比第二版,本版再次系统梳理了记忆研究的经典理论,而更具特色之处在于,系统增补介绍了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众多记忆研究领域所获的最新成果。具体就研究内容而言,关于源记忆、错误记忆、前瞻记忆、提取诱发遗忘以及建构性记忆等方面研究成果的介绍:就研究思路和方法而言,关于各类记忆神经机制和脑内加工特点研究的介绍。此外,第三版中还着重笔墨论述了新近研究成果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仅对于帮助人们从科学的角度全面、立体地认识记忆的本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促进研究结果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日常生活记忆心理学的研究实践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
本书是华东师大心理学系“记忆研究”课题组在完成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委“八五”和“九五”重点研究项目以及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上,集多年来研究之成果,并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文献编写而成的。它是国内一本系统介绍国内外记忆研究成果的著作,也是反映记忆研究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技术的教材。
摘读一隅:
记忆(memory),这个曾经被披上神秘色彩的心理现象,吸引了多少古今中外的专家和学者,也引起了几乎全人类的关注。
记忆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学习,同时又都是一种记忆。假如我们对以往的经验无法保持任何记忆的话,我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同时,我们的思维也完全要靠记忆才能顺利进行。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观念,这主要因为人有记忆的缘故。人们都向往自己成为一个“过目不忘”的强记忆力者,能够把所有有意义的信息都贮藏在大脑里,然而,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往往很难随心所欲。
那么究竟什么是记忆呢?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和词典都这样说: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汉语中的“记忆”一词简洁地表明了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总是先有“记”再有“忆”,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把记忆看作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提取的过程。例如,我们熟读了一首李白的诗,过几天还能把它背出来,这就是通过记忆来实现的。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在1885年发表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就成为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其后,记忆理论和研究方法即不断发展,50年代出现的信息加工理论(或讯息处理论)把记忆看作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按储存的时间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期间尽管研究者们使用的具体方法、材料、仪器和实验条件不相同,但这些研究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把记忆看作人们对先前经验的有意识的外显恢复。
近些年来,一些新的观点对这个看法提出了挑战。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提出,不应把记忆看作单一的实体,而应把它看作是由不同的结构(form)、系统(system)或类型(type)所组成,它们之间具有性质不同的功能(Schacter,1985)。他们提出了多重记忆结构multiplememoryform)这一术语。记忆的多重结构意味着记忆的不同类别或组合,它是指功能相互独立的过程所引发的性质不同的记忆效果。近十年来,愈来愈多的证据揭示,在有意识的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这种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不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是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上表现出来。
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已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的中心课题。几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权威人士对内隐记忆的主要领域进行长篇综述,如Schacter(1987),Tulving等(1990),Moscovitch等(1993),Roediger等(1994),Engelkamp等(1995),Jac0by 等(1997),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有增无减。例如1997年1至6期的《实验心理学杂志:学习,记忆和认知》(Journal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上涉及内隐记忆研究的论文就达半数,而《心理学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杂志则更是把1995年第3期和第4期合订本辟为内隐记忆专辑。
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够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的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和Schacter,1985)。艾宾浩斯对记忆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遗忘曲线”广为人知。他曾将记忆分成三大类,其中第三类就是内隐性质的记忆。这类记忆“会在当前的思想和行为上有所反映,但此过程无意识参与的痕迹”。他还指出这类记忆不能用“内省”的方式探测。正因为探测手段的限制,在艾宾浩斯之后的漫长岁月中,内隐记忆研究处于中断状态。直至六七十年代因为健忘症研究使内隐记忆再次浮出海面,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科研工作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方法的创新。迄今为止,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1991年以前主要是采用任务分离范式;1991年开始采用分离程序研究内隐记忆;最近,内隐记忆的研究开始进入建模阶段。内隐记忆研究如此广泛地受到重视,并成为当今认知心理学的前沿和热点,这有着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作者:
hinqin11
时间:
2015-7-5 10:57
很感谢
作者:
蔚为大观
时间:
2015-7-6 15:09
很需要!!谢谢
作者:
小布
时间:
2015-7-6 16:12
作者:
1659164398
时间:
2015-7-7 17:13
谢谢分享
作者:
xlyb
时间:
2015-7-11 10:47
谢谢分享
作者:
xlyb
时间:
2015-7-11 10:47
{:soso_e181:}
作者:
netkeychina
时间:
2015-12-2 15:33
谢谢分享~
作者:
Elena
时间:
2015-12-15 18:03
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
作者:
小熊维尼
时间:
2019-1-18 14:46
多读书,更专业的去工作
作者:
小熊维尼
时间:
2019-1-18 16:07
为**展记忆课****,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