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下) [打印本页]

作者: 津巴特别多    时间: 2015-4-29 12:08
标题: 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下)
如何改变孩子的行为(下)

    (行为训练中,最关键的是分阶段目标的可行性,一步一步有差距但是又是“跳一跳就能够实现”的,这源于物理学中的“定步速原理”在心理学中的运用。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还需要有效的督促,验证该阶段目标的可行性,也保证该阶段目标的实现,很多孩子的学习习惯不良就是因为家长一直指责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或者只是指责孩子不理想的学习成绩,对于具体应该怎么做、却很少和孩子商议,孩子即使知道自己的学习习惯有问题,也无从改变,因为他(她)根本就不知道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知道了应该怎么学习,但是也很可能会因为缺乏督促而中途放弃,所以和家长签定协仪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就觉得这项学习习惯的训练是自己和家长、心理咨询老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对家长,也可以学习如何对对孩子进行行为塑造,而不是以前的发现问题就事论事批评为主的方式。一般前一阶段目标实现后才可以采取措施实现后一阶段目标,如果前一阶段目标不能实现,后一阶段目标”就应该暂缓,甚至有时候还需要修改前一阶段目标。)

       经过2个月行为训练,孩子已经基本能形成自主作业的习惯,并且由于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作业准确率已经大为提高,随着作业准确率提高,学习兴趣也开始浓厚;开学后任课老师也反映比以前自觉多了,虽然有时候还会山现一些小违规,需要及时提醒,但是态度比以前好多了,对此,心理咨询员建议老师也要给他制定一些分阶段目标,事实上要他一下子变成一个模范学生是不可能的,他的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和鼓励。

       (在初中学生中,非常多见的也是非常令老师头痛的就是行为问题和学习习惯问题,作为心理辅导我们更强调学生的真实心理体验和感受,对他们的感受给以适当的同感,这对于建议良好的咨询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行为问题和学习心理问题上,行为改变技术又是非常有效的,分阶段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在和学生共同商量的基础上切记不要是老师或者心理咨询老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帮学生制定,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的自主意识,如果他觉得这个目标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是自己制定的,那么执行起来动力就会很大,否则就是非常被动的也是很难坚持的。

       有时候我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发现在很多不良行为改变问题上,家长和教师一直关注于不良行为,对不良行为及时指出并要求学生马上改正反而会使学生更专注于自己的不良行为,即使当时改正了也是一次性改变,其结果往柱反而是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多,这时候如果教师多发现该学生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强化良好行为,有意忽略不良行为,可能倒是不错的教育方法。特别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触非常密切的家长,作为监护人在初中生行为改变上具有学校老师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只要管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就可以了,学习、做人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其实在年龄较小的学生行为问题塑造上,家长的日常有效关注要重要得多,也有效得多。还有些家长一开始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孩子出现了明显的问题表现的时候才开始着急,这时候其实已经有点类似于“亡羊补牢”了,行为塑造要付出的努力就要大得多,如果在一些问题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或者才刚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能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对学生的发展就要有利得多。)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