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关于失败你不知道的十件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司马如花    时间: 2015-1-15 10:44
标题: 关于失败你不知道的十件事
本帖最后由 司马如花 于 2015-3-10 11:27 编辑

                                                  关于失败,你不知道的十件事                                                                                                                                                                                                                                                                                                                                         [attach]4290[/attach]
你是否失败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如何应对失败。

Published on January 6, 2015 by Guy Winch, Ph.D. in The Squeaky Wheel

失败总使人倍感挫败,心烦意乱。你通常无法掌控困难是否会出现在生活中,但在很大程度上,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失败会蒙骗你,让你觉得之前坚持的事情是不正确的。除非你学会用心理学的方式适应失败,否则它就会麻痹你,使你丧失动力,限制你对成功的期望。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最重要的一点是你经历了失败之后,要明白失败给你带来的影响:失败是怎样影响你的想法、感觉和行为的。这里有十个令人惊讶的有关失败的事实,它们可以帮助你把一个痛苦难过的经历转变成一个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经历。

1.Failure makes the same goal seem less attainable:失败看起来会使你的目标变得更难以实现。在一份试验中,要求人们在没有标记的场地上将美式足球踢过门柱,他们要自己估计门柱的距离和高度。与成功的人相比,那些失败的人所估测的门柱距离更远,高度更高。换句话说,失败不自觉的歪曲了你对目标的看法,使它看起来更加的难以实现。Note the word ‘distort’—your goals are just as attainable as they were before you failed it is only your perceptions that changed. 注意这个词“歪曲”——实际上你的目标和你失败之前没什么不同,都是可以实现的,唯一改变的是你的看法。你可以忽略失败之后新的看法,而且你也应该这样做。的确,改变你对目标的看法仅仅是失败歪曲你认知的一部分。

2.Failure also distorts your perceptions of your abilities: 失败也歪曲了你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失败会使你的目标看起来遥不可及,它会让你感觉到你的能力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从而歪曲你对自己实际能力的认知。一旦你失败了,你会倾向于错误得评估自己的技能、智力和能力,会严重的低估自己真实的水平。因为你会低估自己的实力,所以认识到这一点,并纠正这种想法至关重要。

3.Failure makes you believe you’re helpless:失败使你觉得自己是无能的。经过失败,人们普遍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觉得自己很无能。失败是引起这种情绪创伤的原因。你的大脑试图通过让自己放弃目标来避免二次伤害的方式回应创伤,感到无能是劝自己放弃最好的办法。你会感觉对于成功,你是如此的无能为力,你的意志可能会使你回避未来的失败,但是你将会被他人的成功洗劫——为什么每次自己都不跟着感觉走?但这也仅仅是你的内心挑战你的一个方式而已。

4.A single failure experience can create an unconscious ‘fear of failure’:一次失败的经历可以创造一个“害怕失败”的潜意识。一些人被认为是“害怕成功”,其实不然,他们是害怕失败。所谓的“害怕失败”其实是他们潜意识的认为自己不能真正的处理好失败,不管这种害怕是否真实,是否合理或是否可能发生。也就是说,你没有忙着思考如何让能增加成功的机率,反而是尝试着躲避失败的糟糕感觉。这种潜意识将注意力更集中于躲避将来的失败,而不是集中于为确保成功而采取的行动。

5.Fear of failure often leads to unconscious self-sabotaging:对失败的恐惧经常导致无意识的自我懈怠。人们保护自己不受未来失败的伤害,最常用一种方法就是自我设障,即:创造借口和情况来证明自己为什么失败。比如,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参加聚会,然后宣布自己太累了或喝醉了,任由其发展为头痛或胃痛等身体病症,这样就会使自己难以集中注意力,又或者是将很小的“危机”放大,比如你需要花2个小时与知心朋友打电话,以此来证明自己为什么没能好好准备工作面试。这种行为通常会转化成自我应验的预言,因为这样的行为破坏了你的努力,并且增加了你失败的风险。

6.Fear of failure can be transmitted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父母会将害怕失败的感觉传染给孩子。研究表明,害怕失败的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会将这种感觉传递给孩子。当孩子失败时,父母严厉的反应或者表情巨变都会毫无意识得传递出失败是不可接受的信息。这样的表现就会增加传递给孩子的风险,孩子们很可能自己就培养出害怕失败的感觉。

7.The pressure to succeed increases performance anxiety and causes choking: 成功的压力会增加表演的焦虑并可能引起哽咽。当一个高尔夫球手错过一个关键的轻推球,当(保龄球)投球手将最后一个球打入凹槽时,或者受过训练的歌手在演出歌曲的最后部分完全走了调,这都是因为演出的压力引起他们气息阻塞。当渴望成功的压力使你过多的考虑一些大脑已经知道怎样做的事情时,就会发生哽咽。结果是,你给大脑加了一个不必要的“纠正”,这个纠正会使你的大脑脱线,关闭所有的东西。哽咽是十分难堪的,极其懊恼,但同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它涉及到了思考过度。

8.A great way to overcome choking is to whistle or mutter: 有效克服哽咽的方法是吹口哨或喃喃自语。当你射击时,打保龄球时,投球时或者唱歌时等等,你可以悄悄的吹口哨或自言自语。要专注于比赛本身,你可以转移部分注意力,防止大脑思考过度——修正一些不需要修正的东西。哽咽还与一些机械性任务有关,比如运动和演出。另一个引起失败的常见因素是意志力的缺乏——这是很典型的例子,因为你需要明白意志力是怎样起作用的,而不是因为你真的缺乏意志力,请看第九条。

9.Willpower is like a muscle—it needs rest and glucose to function best: 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它需要休息和葡萄糖来发挥最佳功能。就像肌肉一样,过度使用,意志力会疲惫。当意志力不起作用时,那是因为它使用过度,营养不良。我们的大脑运转需要葡萄糖,当葡萄糖不足时,我们的认知资源(如,注意力,专心度),我们的执行功能(比如,计划,做决定)和我们的意志力都开始下降或者枯竭。这就是为什么节食的人最后以大吃大喝收场——他们严重的消耗了意志力,一下子失去了自控力,就会吃光眼前的所有东西。因此,要了解你在一天中运用了多少努力和意志力,保证休息时间,稍微吃些东西,当你发现你的意志力开始减弱时,要更加的警觉,重新回顾自己的动机。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要控制好你的意志力,这对克服失败至关重要。

10.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iest response to failure is to focus on variables in your control:对失败最健康的心理回应是专注于控制可变因素。失败让你感觉意志消沉,挫败无力,焦虑绝望(包括有意无意的),但是你可以回击。分解你的任务或目标,将他们分成几个方面,归纳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不可以。然后仔细检查你不能控制的项目列表,并且思考如何才能掌控它们(比如,提高你的技术,完善计划,改善关系,完善知识,做足准备)。那么,现在你就可以仅仅专注于可以掌控的方面。这种掌控的感觉是治疗无能为力、士气低落的文字解药,它会促使你再次尝试,并最大程度的降低再次失败的机率,增加你成功的可能性。





作者: 雷曼2013    时间: 2015-1-16 11:44
对失败最健康的心理回应是专注于控制可变因素{:soso_e179:}
作者: 忧郁王    时间: 2015-2-15 11:41
对失败最健康的心理回应是专注于控制可变因素。
作者: NANA    时间: 2015-2-16 12:17
{:soso_e179:}{:soso_e179:}
作者: 司马如花    时间: 2015-2-21 23:13
多谢鼓励
作者: jsyzsxxxp    时间: 2019-12-11 14:55
在自己能够**到的事情上努力,会感觉更好!
作者: 水松    时间: 2020-1-13 10:36
谢谢分享
作者: 邓邓邓    时间: 2020-2-28 10:18
感谢分享
作者: pigeon    时间: 2020-5-20 17:03
非常感谢分享,学习了!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