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案例:害怕母亲的“洁癖” [打印本页]

作者: 童年下雪了    时间: 2014-3-17 13:27
标题: 案例:害怕母亲的“洁癖”

     英刚二十四岁, 却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活泼;她很漂亮,却给人冷冰冰的感觉;眼睛又大又圆,却满是忧郁、无助和怀疑的眼神。   
     她是老师,出现“洁癖"好几年了,开门害怕,小药瓶不敢拿,不敢去医院-----每天不停地洗手不说,最严重的是不能与母亲一起生活。偶然不得已发生些许间接接触,则焦虑、烦躁,必须反复洗手才能平静下来。“我知道自己很坏,妈妈那么疼我,也知道妈妈其实非常讲卫生,可就是没法克制。我太痛苦了------.”
     她的病始于7年前。父亲因癌症去世时,妈妈含泪整理父亲留下来的东西,她突然感到莫名的恐惧,要妈妈把这些东西全部扔掉,妈妈很生气,骂她不孝顺:“连亲爸爸的遗物你都怕?”此后她不知不觉洗手次数增加。5年前随母亲到继父家生活,一年以后,她突然得知继父的前妻是死于车祸,顿时心惊胆颤,不由自主地联想那种血腥的场面。继父和妈妈一再向她解释:“阿姨出事后没有回过这个家”,可她看到墙壁上有一隐隐的红色痕迹,不由分说地认为是当时留下的血痕 ,执意搬回去独自生活。

    妈妈对她牵肠挂肚,总想跑过来看看她,可她却从此认为妈妈脏 ,不敢给妈妈房门钥匙。有两次妈妈来看她,嗓子喊破了她也不给开门。后来不得已给了妈妈一串钥匙,她总感觉一开门就是和妈妈间接接触了,把她自已带的钥匙也弄脏了,所以这串钥匙她包了一层又一层,放进自已手包里的特定位置,即使在夏天,用钥匙开门也得戴上厚手套,否则必须反复洗手。电视机、收录机她怀疑被妈妈动过, 也成了恐怖的对象,就连呼机在抽屉里放时挨着一支铅笔,这支铅笔和继父家的比较象,她就停机再不敢碰至今。
    每天回家上厕所她都得先用水冲冲,以防妈妈用过。特别令妈妈气恼,也让她痛苦不堪的是,不得已与妈妈一起吃顿饭后,必定要洗脸、刷牙、换洗衣服才能作罢,否则心神不宁。妈妈有时想接济她,给她点钱,她也嫌脏而不敢要。她的恐惧和强迫行为泛化到很多情景和场所,某大商场发生过一起见义勇为的流血事件,她听说后再不敢去该商场购物,就连原先家中从该商场买来的东西也再不敢碰;她上班坐公共车必经的路上发生过一起车祸,从那时至今一年多她天天打车绕道上班,费时不说,又增添沉重的经济负担------
    初步的心理会谈后,我们在催眠状态下对她施行了心理分析, 来找出她发病的症结。她小时候很活泼, 爱说爱唱。父亲发病前,她对高中政治学习感到很困惑,因为书本内容与父亲的看法差距很大,父亲1958年被打成右派,一生坎坷,平反后又抑郁不得志。她懂事后就告诉自己要孝顺父亲,听父亲的话。现在课本上学的东西和父亲所讲的不一致,她感到自己对不起父亲。这种内心的冲突和困惑使她对学习生活厌倦,感到压力特别大,心烦意乱。还好顺利考上了大学。 
    父亲病危后,她很害怕,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家中唯一的男人,万一有个长短,她担心没有人保护,会受人欺负,这种过度的担忧和失去父亲的打击使她原已脆弱不堪的心理承受力完全崩溃,由害怕父亲死亡泛化到一切与死亡有关联的物件恐怖,引起一系列的回避和强迫行为。心理分析后,她领悟到:“我不是在怕父亲的遗物,也不是怕母亲,而是不愿接受父亲死亡这个残酷的事实!”

    她患强迫症的根源找到了,我们给她制定了心理放松和系统脱敏治疗方案, 这时她对治疗疑虑重重,“能治好吗,不会白花钱吧?”2次心理治疗下来,她能够开关电视机,收录机而不必洗手了,她的治疗信心大增。然后针对开门洗手的行为进行了两次联想脱敏治疗,嘱咐她回去实践。当晚我接到她欣喜若狂的电话:“我今天不戴手套开了门,没洗手,而且一点也不感到别扭。”第二天早晨她又打来电话,告诉我开门后不用再洗手了,并两次直接吃了东西, 家门钥匙也解除了层层的包裹,和包里的其他东西放在了一起,她对治疗也更加主动和配合了。 
    又经过2次治疗,她的兴奋和开心更难以言喻:“昨天我和妈妈一起打车出去吃饭, 我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妈妈和我都激动得流泪。今天我还吃了妈妈从继父家带过来的水果,糕点, 这一切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现在妈妈正在家里做饭等我回去吃呢。妈妈一再让我来好好谢谢您帮助我们母女重圆。”这些对常人再寻常不过的事,对她而言却多么艰难的失而复得。她的进步和疗效,也着实让我们喜出望外。
  
    三个月过去了,她的十几个靶行为都被“消灭”了,她不再怕这怕那了,小药瓶敢拿,医院敢去,上班也不用绕道了。她那么开心, 同事们说她变得越来越漂亮, 越来越可爱了,她的工作也更加出色,连连受到表扬和嘉奖。
    结束治疗前,我对她进行了最后一次心理会谈,启发她思考个性中的不健全因素,她认识到自己已经24岁了,但心理还很幼稚,依赖性强,尽管父亲已经过世多年,但父亲在世时偶然对她的要求她还必须句句照办,否则便觉得犯了大忌。她意识到在生活工作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是多么的必要。在心理健康的道路上她还有一段路要走。


作者: Aria412    时间: 2014-7-14 12:17
这个确实蛮纠结的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