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心理疗法中的“快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打印本页]
作者:
童年下雪了
时间:
2014-3-14 14:12
标题:
心理疗法中的“快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关于来访者的基本观点有三个:
1,把来访者看成是有能力、有资源的问题解决者。
不把来访者看成是病态的、受损的或功能不良的人。其实,不管我们对来访者信任程度有多深,有一点无容置疑,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来访者的配合,没有来访者自身的艰苦卓绝地努力,咨询师单方面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另外,怎么看来访者,直接决定了我们对来访者的态度。比如,当我们把来访者看成一个病人的时候,很难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来访者,去感受来访者。相反,咨询师会以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姿态,去指示、去“修理”来访者。这对部分因为遭遇挫败,自信心本来已经大幅度下降,甚至消失殆尽的来访者,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是落井下石。后果不堪设想。来访者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深层的东西,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暂时信不着自己了,暂时钻进牛角尖出不来了(“注意广度”变窄),都渴望被欣赏、被接纳、被尊重等等。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来访者自身的能力、资源,并通过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把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传递给来访者,尤其是非言语信息(有积极暗示的效果),通常会很快看到来访者眸子里放射出久违的光芒。正是由于来访者看到了自身的资源、能量,也就可能在无望中看到希望,小改变引发大效应。
2,焦点解决短期咨询认为,来访者是最了解他们问题的专家,咨询师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
我想,无论我们愿不愿意面对,作为生命个体的人,都是“井中之蛙”,看到的世界,触摸到的世界注定是片面的。因为,人的生命的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来访者,可以说什么人都有,什么文化层次的都有,什么学科的都有,什么行业的都有,什么年龄的都有。咨询师怎麽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呢?所以,咨询师只能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我理解,就是咨询师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帮助来访者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落实到焦点解决短期咨询上,就是一个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咨询流程。比如,先建构解决问题,再休息一下,最后,给来访者一些正向反馈。
3,焦点解决短期咨询认为,不存在抗拒的来访者,只有固执、不懂得变通的咨询师。
焦点短期心理咨询关于问题的观点有两个:
1,焦点短期心理咨询认为,“问题症状”有时也具有积极的、正向的功能。
要求我们不仅看到问题的症状,更注意问题背后的正向功能。具体说来,一是,看到问题的积极意义,正向的功能。例如,来访者因为压力太大而来访。过度紧张、焦虑,让他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甚至影响了其正常生活、工作。看起来这是个问题。可是,谈过之后,我们会发现,尽管这种压力给来访者带来一定的甚至是巨大的痛苦体验,可是,正是由于这种压力,这种痛苦体验,来访者才会不断地努力,由于不断地努力,各方面才会不断地提升,完善。不断提升、完善,就是问题的积极意义、正向功能。二是,朝向未来,朝向问题的解决。焦点解决短期咨询聚焦于问题,但是对问题的态度和关注的焦点又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传统心理治疗,是聚焦于问题中的黑暗部分,通过缩小黑暗,获得疗效。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和叙事疗法一样,都是聚焦于来访者身上美好的部分,通过拓展美好的部分,取得疗效。但叙事治疗是聚焦于问题之外的特殊意义事件,聚焦于主线故事之外的支线故事。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是聚焦于问题本身,但聚焦于“问题”的“例外”事件,通过例外架构,假设解决架构,搜寻解决问题的门径。矛头直指“焦点解决”。快刀斩乱麻!
2 ,着重问题的解决,而非对问题原因的探讨。
认为找到了问题原因,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找不到问题原因,不一定不能解决问题。另外,认为“因果关系很难确定”。其实,在我个人的临床实践中,也不乏此类困惑。比如,精神分析认为,造成问题的潜意识意识化了,问题也就解决了。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潜意识一旦进入意识,症状会立即消失。”可是,就我个人的临床实践来看,有的人确实如此,有的人并非如此。有些求助者在潜意识意识化后,症状消失了;有些求助者潜意识意识化之后,症状依然存在。要真正解决来访者的的问题,咨询师还必须配同来访者一道,另谋出路。因此,减少不必要的病因探索,能减少对来访者生活的侵入,加快咨询进程。但是,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并不完全否认病因探索,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比如,它认为“好的归因方式能有效解决问题”。另外,认为“错误归因会瘫痪问题的解决”,也一定程度上,从反面印证了问题原因探究的重要性。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关于“改变”的观点有三个:
1,焦点解决短期咨询重视任何小的改变,认为“小改变引发大效应”。
小的改变,可以带来大改变。在心理疗法中,这种说法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当我们回过头来用这种眼光看生活时,这种事例,可能俯拾即是。比如,一个家具设置很普通的家,客厅里突然添置了一个高档沙发,原来的设置突然变得与它格格不入,主人但凡有钱,就会再设法添置一些和它匹配的家具,以求“配套”。一旦配套,整个家庭就变了。一个沙发的改变,相对于整个客厅的家具设置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小的改变,但这个小的改变,可以引发整个客厅的改变,甚至是整个家庭家居设置的改变。同理,作为困境中的来访者,“小的改变”,虽说稚嫩、弱小,却是问题解决的萌芽。一旦有了合适的环境,小嫩芽就可能长成参天大树。退一万步讲,小的改变至少也可以鼓舞士气吧?另外,从小的改变入手,比较容易成功,成功的经验会使来访者产生信心及力量,去处理更困难的问题,进而推动整个情况的改变。
2,焦点解决倡导,通过架构“例外”,带出问题的解决。
其实,既然变化是必然的,那麽有例外肯定也是必然的。例外是什么?例外就是来自来访者自身的已有的解决问题的能量、资源。咨询师的任务就是与个案一起,找到这个例外。找到这个例外,也就找到了来访者的解决问题的能量、资源。找到了来访者的解决问题的能量、资源,走出困境还是什么问题吗?这个命题太精彩了!
3,焦点解决认为“重新建构问题,能够引发来访者的改变”。
主张和来访者谈他(她)的需要,谈他(她)希望实现的目标,而非止步于抱怨。不过,我觉得只要不是没完没了的抱怨,只要别忘了咨询目标,抱怨有时候也是有益的。抱怨不也是一种宣泄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觉得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关于改变的观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彰显了来访者改变的必然性。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认为,“除了改变,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这种观念,在咨询中,能极大地鼓舞咨访双方改变的信心、决心。让咨访双方能够在困境中,看到成绩。在黑暗中,看到光明。这和先哲们对世界的看法,不谋而合。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士认为,人不能两次立足於同一条河流之中,因为水是流转变动的。孔子认为,濯足而入,已非前水。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认为,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当然,来访者的“改变”,也是必然的。差别只是,这种改变是明显的,还是不明显的;是理想的,还是不理想的。
濯足而入,已非前水!这篇感受发出去之后,我也肯定不是发感受时的我了,如果再做一遍这个感受,肯定也不是这个感受了……
作者:
9zjuzilaoshi
时间:
2015-5-7 10:37
太好了,谢谢分享
作者:
qinlianhua2005
时间:
2015-10-26 21:28
很好我需要学习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