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心理学带你走出思维误区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本营营主
时间:
2014-12-16 10:59
标题:
心理学带你走出思维误区
[attach]3956[/attach]
[attach]3957[/attach]
内容简介:
本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读者发现并避免错误的推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其次是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当代的种种伪科学。书中通过生活中各种伪科学的例子,介绍了科学推论的原则及其运用。
批判性思维并不意味着否定一切,如何保持一种恰当的平衡,既不是过于开放,轻易地接受所有的论断,也不是“怀疑论者”,拒绝所有的论断,正是《心理学带你走出思维误区》的主旨。本书将复杂的行为科学以简洁清晰,近乎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既发人深省,又通俗易懂,是普通心理学的必备辅助读物。
作者简介:
John Ruscio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在芝加哥的布兰迪斯大学获得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宾夕法尼亚州伊丽莎白镇学院的心理学副教授。
John在许多重要心理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如《心理学教学》、《心理评估》、《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变态心理学杂志》以及《美国心理学家杂志》。
摘读一隅:
科学推理
也许是一直以来学校教授科学的方法问题,使得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误解:科学就是收集事实资料。但实际上,科学远不止收集事实资料这样简单。它是一种方法,一个过程,一种思维的方式,是使人们可以更接近和了解事实真相的有力工具。科学是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获得观察结果,因而避免了人们一厢情愿的主观推断,最终确定究竟引起某种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在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手段中,科学也有独特的优势,它包含内在的检测错误的机制和程序,可以发现和排除错误的观点。前面所说的汉斯拥有超凡能力的案例,清楚地说明了科学推理是如何帮助我们排除和修正不成熟的结论,从而对现象加以正确解释。通过系统地操控汉斯解题环境中的影响变量,Pfungst排除了汉斯会进行加法和乘法的假设,到最后唯一站得住脚的假设就是:汉斯是通过观察提问者的非言语行为来做出解答的。
科学总是通过一系列成功的逼近真实状况的估计,力求不断提炼和完善我们对于现实的理解。当某种有趣的或惊人的理论被证实是不对的时候,通常就会被同样令人惊叹或更令人着迷的理论所替代。当然,无论科学理论是否令人着迷,其真实有效性都是首先要得到保证的,因为这完全是依据该理论与所有可获得的证据之间的一致性来进行判断的。科学的力量就在于它具有增加人类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使来自不可知的神秘世界的威胁减少,并为技术革新作好准备。不过,只有那些愿意以开放性的怀疑态度进行思考,给所有观点以同等的机会,同时又对那些伪科学理论坚持严格评估和取舍标准的人,才能获得科学的回报。
然而,科学推理的工具到底指的是什么呢?JamesLett(1990)提出了一种较好的标准,将他认为可信的观点所必备的条件概述为六种检验方式。每种检验方式都反映了科学思维应包含的一种基本成分,借助这些检验,我们可以免受错误观点的愚弄。这六种检验方式是:可证伪性、逻辑性、综合性、诚信性、可重复性和充分性。
逻辑性
任何知识性的观点当然都必须在逻辑上是合理的。这种逻辑论证的合理性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标准:首先,逻辑论证的基本前提必须全部是正确的;第二,所得的结论必须是在那些逻辑前提下,经过恰当有效的推理过程产生的。如果这两个标准中有任何一个不符,那么该逻辑论证就有缺陷。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用逻辑论证来检验“麦田怪圈”的科学性。所谓麦田怪圈,是指出现在农场麦地中,由于农作物被压倒而产生的巨大的几何图形。长期以来,这一现象都被当作是外星生物造访地球的证据:
1.麦田怪圈的图案都是非常复杂而且为数众多的;
2.人类没有制造出如此大规模、如此复杂的图案的能力;
3.因此,麦田怪圈是外星生物制造的。
在上述推理过程中,第一个前提的确是对的。几十年来,这种精心制作的“麦田怪圈”在全世界许多地方都出现过。第二个前提则不那么正确了:有两个英国人DougBower和DaveChorley,就曾公开承认自己制造了麦田怪圈愚弄人们足足15年(Schnabel,1994)。他们不仅承认自己干过这些事情,而且还很热心地向记者们示范了制造麦田怪圈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仅凭一些5厘米厚、10厘米宽的窄条木板和绳索就可以完成。请想象一下,当他们听说自己的创造被认为是人类不可能完成的太过复杂的任务时,他们心里该有多么骄傲和自豪啊。
让我们再来看看,如果假设第二个前提是正确的,是否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麦田怪圈由外星生物制造”这一结论?那也不一定。自然界的力量经常会戏弄人类,给我们造成一些错觉,例如形成某种错综复杂的、类似于火星上的金字塔一样的图形。那么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风或者其他自然现象也有可能造成小麦田里出现一些奇怪的图形。综上所述,对“麦田怪圈是外星生物造访地球的证据”的逻辑论证,在好几个地方都站不住脚,当然它也就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逻辑上合理的支持了。
作者:
haw66906
时间:
2014-12-17 08:1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分享。
作者:
haw66906
时间:
2014-12-17 08:12
向营主致敬{:soso_e183:},学习快乐{:soso_e189:}
作者:
大本营营主
时间:
2014-12-17 09:52
haw66906 发表于 2014-12-17 08:12
向营主致敬,学习快乐
感谢老师喜欢~~
作者:
jkjk007
时间:
2014-12-17 14:19
谢谢分享
作者:
大本营营主
时间:
2014-12-17 15:19
jkjk007 发表于 2014-12-17 14:19
谢谢分享
作者:
xlyb
时间:
2015-2-10 10:33
思维误区
作者:
xlyb
时间:
2015-2-10 10:33
谢谢分享
作者:
xlyb
时间:
2015-2-10 10:34
这里的书真多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