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二)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然
时间:
2014-3-12 17:22
标题: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二)
三、社会性格论
弗洛姆认为,人的性格和潜意识是在以上这些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提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人与物的关系,表现为人要获取物体,即同化(assimilation);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人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所谓性格就是把人的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的相对稳定的形式。他所说的能量不是里比多,而是需要。
弗洛姆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有几种性格倾向。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倾向可以划分性格类型:
(一)同化过程中的倾向
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倾向是否具有创生性(productiveness),将人的性格分为非创生性倾向和创生性倾向。非创生性倾向包括四种类型:(1)接受倾向。这种人乐于被动地接受所需要的物质或精神产品;(2)剥削倾向。这种人用强取豪夺或狡诈欺骗从外界得到他需要的东西;(3)囤积倾向。这种人通过囤积和节约来获得安全感,讲究秩序和清洁;(4)市场倾向。这种人善于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把自身也看成商品。创生性倾向的人则关心人的潜能实现。弗洛姆描述了创生性倾向的人在思维、工作和情感上的特点。在思维上,这种人具有理性,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客观地看待世界和自己。在工作上,这种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而不是为了生存或强权所迫,也不是为了填补空虚无聊。在感情上,这种人对他人有爱的情感,意思是既保持自我的完整和独立,又与他人建立积极的联系,与他人结为一体。他认为爱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四个基本要素,并提出健康的人应该体验到的一些情感,包括:淡泊、温柔、同情、兴趣、责任心和整合感。
(二)社会化过程中的倾向及其与同化过程中的倾向的联系
弗洛姆认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形成四种不健康的性格倾向:施虐、受虐、破坏和迎合,它们与同化过程中的四种非创生性倾向——剥削、接受、囤积和市场倾向是一一对应的。。他认为,所谓健康的性格就是能够自发性(spontaneity)地爱和工作。自发性这一概念是1941年提出的,到1947年就变为创生性,因此二者的含义相近。
弗洛姆指出,现实的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倾向的混合,只是有一种倾向占主导地位。
(三)堕落综合症与成长综合症
弗洛姆在《人之心》(1984)中,从病理学角度对人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堕落综合症和成长综合症这两种性格类型。前者是爱死或恋尸癖、自恋、共生----乱伦的固着的结合体。后者是爱生或恋生癖、人之爱、独立性的结合体。恋尸癖、自恋和共生----乱伦的固着三者的极端形式混合在一起,就称为堕落综合症。现实中大多数人的性格处在两种综合症之间,某种占主导地位。战争是群体堕落综合症的大规模发作的结果。
(四)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与重存在的生存方式
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1976)中将人的生存是分为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和重存在的生存方式。前者关注的是对物、人、精神的占有,后者关注的则是生命的存在本身,即以爱和工作的潜能的实现为生存的目的。弗洛姆的这一观点是从价值观的角度对性格类型所作的进一步分析。
弗洛姆在以上的性格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性格的概念。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它有如下基本特性:一、它是群体心理,指一个国家、民族或阶级的心理;二、它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
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说明经济基础如何决定意识形态这种上层建筑,而他提出的“社会性格”的概念可以弥补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不足。因为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经济基础在其中起着更大的作用,所以社会性格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之一。具体来说,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造成那个社会的人的处境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性格是在这种处境中形成的,因此具有共同的社会性格的人就会形成一些共同的观念,它们被一些杰出人物理论化,这就是意识形态。反过来,已经形成的意识形态又容易被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格的人所接受,并强化这种社会性格,通过社会性格作用于经济基础。这就是社会性格的中介作用,它不是被动的,而是作为一种能动的力量对社会进程起作用。
四、社会潜意识论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和荣格把潜意识理解为是类似于一座房子的地窖部分,这就把意识和潜意识截然区分开来,是一种实体性的理解,而潜意识和意识的区分实际上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只是主观状态而已。因此,只要是觉察到的经验、感情和欲望等就是意识,反之觉察不到的就是潜意识。
弗洛姆认为,要达到解除潜意识压抑的目的,就要研究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是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他指出,历史上大多数社会都是少数人统治并剥削多数人,因此必然会想方设法不让大多数人意识到这种社会的不合理,必须把人们的怨恨情绪压抑下去。压抑的机制是每个社会都有的一套决定人的认识方式的体系,其作用类似于过滤器。除非人们的经验能够透过这个过滤器否则就不能成为意识。
这种社会过滤器由三种要素组成:
一、语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经验和现象则难以成为明确的意识;
二、逻辑,不合逻辑的经验被排斥在意识之外,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逻辑;
三、社会禁忌,指每个社会都排斥某些思想和感情,使之不被思考、感受和表达。在构成过滤器的三种要素中,社会禁忌是最重要的。社会潜意识和社会性格一样是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环节。就个人来说,它们都是个体为逃避被他人和社会所孤立和排斥而形成的心理机能。
五、现代西方人的困境与精神危机
弗洛姆终生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生活的具体状况下的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他的心理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西方人的困境、精神危机和出路。
(一)逃避自由
弗洛姆认为,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限制了个人的自由,但使人感到安全。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和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变迁越来越频繁,人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危机和战争频繁难料,导致人的不安全感日益增加。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看来人的独立和自由增加了,但人的孤独和不安全感也增加了。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是不安全的自由,即“消极自由”,所以人们要逃避自由。只有到未来健全的社会,人们才能获得安全的自由,即“积极自由”。
(二)异化
弗洛姆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社会的异化论。他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决定了人只能成为他人或自己的经济利益的工具,成为庞大的非人的经济机器的工具。人们只是现代化的生产劳动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没有劳动和创造的快乐感;劳动的目的不是人的生命活动本身,而是获得金钱。消费也不是基于人的真实需要,而是被资本主义扩大利润而人为刺激起来的膨胀的欲望。总之,在弗洛姆看来,现代社会的异化无处不在,人与自然、他人和真实自我越来越疏远和对立,人所创造出来的现代文明反过来成为压抑了人性。
(三)现代人性格和潜意识
弗洛姆指出,现代人在艰难的处境下形成了特殊的性格和潜意识。法西斯主义国家常采用施虐、受虐和破坏的方式,而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常采用迎合的方式。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性格是剥削倾向和囤积倾向的结合,20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性格则是接受倾向和市场倾向的结合。现代人被机械的东西深深地吸引,发展各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这是恋尸癖混合着自恋的倾向。人们迷恋高科技的享受,就象婴儿依恋母亲,这是成人的乱伦倾向。因此现代人患上了堕落综合症。
(四)对纳粹主义和希特勒的心理学研究
弗洛姆认为,纳粹意识形态曾获得大众的狂热拥护并占据统治地位,因此这一现象可以用心理学来解释。首先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18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使德国大众感到不公平,并且这种怨恨情绪逐渐被转化为民族主义情绪。其次是垄断力量的强大和通货膨胀,使各阶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促进了施虐、受虐和破坏等社会性格的形成。希特勒就是这些不健康的性格倾向的化身,他建立了纳粹意识形态和纳粹党又强化了大众的这些性格倾向,使这些性格倾向成为支持德国帝国主义扩张的社会心理力量。他们把疯狂地杀人看成是英雄行为,把残酷地迫害犹太人看成是正义的事业,这是恋尸癖的体现;这一切又是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是自恋和乱伦的体现。希特勒是一个典型的堕落综合症患者。他疯狂地迫害政敌和犹太人(恋尸癖),极力鼓吹爱国主义和种族优势(自恋),长期呆在地下室并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乱伦)。
(五)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般以适应社会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那么,以上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人都是健康的。但是从人本主义的观点来看,他们都是被异化的,是极为不健康的人;相反,那些被异化的社会认为是不健康的人则是最健康的。因此,弗洛姆以“病人最健康”为题发表了他的最后的谈话。在他看来,真正健康的人必须是具有创生性倾向的人。
六、社会改革论
弗洛姆认为的理想的健全的社会是“人道主义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它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为克服其弊端而建立的。具体来说,这个理想社会有如下特点: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国家计划经济,并使每个劳动者都积极参与到生产劳动中去;在政治上,应把民主原则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他认为,要实现这样的社会,不要进行暴力革命,而是通过立法和改革试验等途径来进行。他倡导建立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并进而建立人本主义宗教,使自古以来的人本主义理想成为人们的信仰;改革现存的教育,培养具有批判思维的健全性格的人而不是适应病态社会的劳动者。
七、对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评价
美国心理学史家(沃尔曼,1980)认为,弗洛姆对心理学有四大贡献:第一,利用历史作为心理学调查的一个领域。他广泛利用历史文献,从希伯来历史、中世纪、宗教改革、产业革命到纳粹主义兴起,并以这些文献作为他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依据;第二,性格理论是他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第三,对心理学争端作伦理学解释。他始终没有忘记价值判断,他的工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实现人本主义的理想;第四,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取向。他对社会比对个人怀有更浓的兴趣(杨鑫辉,2000,p.622)。
弗洛姆心理学的创造性在于:他在广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社会环境中研究心理现象,注重分析一定的经济结构中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他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少数的心理疾病患者,而且是整个社会中的各种人群;他以社会批判者和改革者自居,他的心理学实际上是他为医治社会痼疾开出的一帖良药,恢复和弘扬了精神分析的社会批判精神;他提出了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是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介,从而揭示了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过程,并强调了社会心理作为一种能动的力量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他的社会潜意识理论是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潜意识理论的一种发展;他以现代人的困境和精神危机作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突出了其学说的现代性和实用性,等等。弗洛姆的理论体系涉及到心理学、哲学和历史学,是一个影响广泛的体系,增强了精神分析的生命力,丰富了现代心理学的内容。
弗洛姆的学说也具有明显的不足。他试图综合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但实际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学说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弗洛姆的学说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唯心主义。这从他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中可以看出,他设想通过建立人本主义宗教和进行人本主义教育来达到未来的健全社会只能是空想。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