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然
时间:
2014-3-12 13:35
标题: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在弗洛伊德逝世以后,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代表正统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新发展。其实,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早已蕴涵有自我心理学的思想,后经其女儿安娜的过渡,最终由哈特曼建立,并经艾里克森等人发展,逐渐形成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最初产生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转移到美国继续发展。它后来又被称为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可以说,几乎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诞生之日起,就出现了自我心理学的萌芽。着名的自我心理学家拉波帕特最早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演变作出概括。他在1959年发表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概略”一文中,把自我心理学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86-1897年,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第二阶段1897-1923年,弗洛伊德把自我看作一种本能,提出自我本能、自我内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第三阶段是1923-1937年,弗洛伊德划分人格结构中的id、ego、superego三种成分,给自我予相对独立的地位;安娜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作用,阐述自我的防御功能。第四阶段是1937-1959年,即1937年哈特曼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发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的着名演讲,这被看成是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年份。自我心理学自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哈特曼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把自我的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当作精神分析的重要任务,探讨精神分析的发生学原则,试图建立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在哈特曼建立自我心理学体系后的数十年间,西方涌现了许多新的自我心理学家。不过,真正把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作为出发点,在他的理论表述的基础上建立各自的自我心理学体系的,则要数斯皮茨、玛勒和雅可布森等人。他们都从观察婴儿开始,试图描述儿童自我结构化的过程。但是,他们的理论都主要揭示幼儿早期的身心发生发展过程,把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局限于人生的早年阶段,而且都还是在心理性欲范畴内去阐明自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他们也都把自我及其机能的发展限制在个体的范围,以先天的“基质”说明后天的人格发展,所以都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精神分析传统思想的束缚。这样就限制了自我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到了艾里克森,才把心理社会的因素纳入他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去。
艾里克森特别重视自我的同一性。在他看来,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自我必须保持同一性感,即自我同一性感或心理社会同一性感。这一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个方面。1 个体性,是指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感,以不同的、独立的实体而存在。2 整体性和整合感,是指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的潜意识郑和作用。成长中的儿童形成许多零碎的自我表象,健康的自我就把这些零碎的 表象郑和成一种有意义的整体。3 一致性和连续性,是指潜意识追求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感受一个人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 4 社会团结性,是指 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艾里克森认为,“在人类生存的错综复杂社会里,如果没有自我同一性感就没有生存感。同一性的剥夺能导致残杀。”同一性的另一极端是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同一性危机。同一性混乱是指只有内在零星的少数量的同一性感,或者是感受不到一个人生命是向前发展的,不能获得一种满意的社会角色或职业所提供的支持。艾里克森还认为,自我的同一性最出起源于婴儿,但要到青春期才正式成立。
作者:
aideguohong
时间:
2015-7-6 16:25
谢谢分享~
作者:
包鑫
时间:
2016-9-28 14:38
学习一下
作者:
qianxiao
时间:
2016-11-1 10:21
支持一下,赚新币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