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完形治疗的内在精神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然    时间: 2014-3-12 11:38
标题: 完形治疗的内在精神
     完形治疗以其创立者费兹.波尔兹(Fritz Peris)及其对个别和团体心理治疗革新的学说着称,病人与自己极戏剧性的对话,在即刻的专注中生动地表达出他的情感及冲突,就技术的观点来看,完形治疗似乎排拒精神分析中所强调分析者与被分析者之间,大脑的、历史性的、随意的言行对话。而以极端的经验主义形式确立它的学说位置。波尔兹本身常排斥精神分析的程序,然而,就我们所知,完形治疗呈现出的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及方法,它是 由一些精神分析、存在经验,甚至是心理剧所组合而成的,这些学理形成为统合一致的“完形”(Gestalt),这即是完形治疗。

     波尔兹几乎与完形治疗同义,尽管他从他太太罗拉(Laura) 及提供他非传统技术的同事那儿,得到很大的协助,然而创始者的名誉仍是归于他。波尔兹死于一九七O年,年七十六岁,他的生活里有探寻、振奋、挫折及成长,记述于自传式的回忆录,(Pels. 1969),他不断的反抗既存的思考方式,时常为了生命中的无聊及贫乏而战。对他来说,精神分析的活动是权威的,封闭的,因此他脱离早期受佛洛伊德的影响及在当时普遍流行有关精神病医学及神经学的概念,另外开创了一个创始性的新方向。“变动”是波尔兹的个人生命的主题,他受苦于人际的分裂、地理上的迁徙,在他的理论中,强调人生命中经常性的衰退以及健康的、当下中心自觉(presented-centerd awareness)经验流的重要性。
      波尔兹第一次的移居是离开他的家乡柏林到法兰克福,由于纳粹不断地威胁,便再度地移居到南非,在历经了流离颠沛后辗转到了纽约;,他先在迈阿密立足,尔后在洛杉矶发展他的事业。一九六六年,波尔兹加入加州伊沙兰(Esalen)中心,一九六九年,他到加拿大温哥华(Vancouver)岛参加探究完形的学术团体。波尔兹在一九四七年出版了自我、饥饿与攻击(Ego, Hunger, and Aggression, 1969年),及在一九五一年出版完形治疗原理(Principles of Gestalt Therapy,1951);那时他仍未满六十岁,当时他居住于伊沙兰(Esalen),对发现人类潜能的活动感到兴致勃勃;逐渐的,波尔兹本人及他的治疗理论建立起国际的知名度,波尔兹生命的最后几年,从事于工作坊示范数量的增进,并且是美国心理协会一九六八年会议中,活耀的参与人及发言人。在一九六九年,另外二本书问世----进出垃圾桶(In and out of the Gar-bage Pail, 1960)和完形治疗词汇集(Gestalt Therapy Verbatim, 1969),同时在这些年里也产生了视听教材、影片、录影带,展现出了工作中的波尔兹。

      无论是个人或团体的情况,完形治疗都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施行,在个人方面,它以一病人与治疗者直接互动减至最少的一种纯粹的风格进行着。病人试着将他即刻的经验转述为一进行中,自己所演出的心理剧,在剧中,将他所觉察到全身的感觉、情感、思想及他人都做一拟人化的呈现。甚至将他对治疗者的感受发展成他与“空椅子”上想像中的治疗者(the therapist-in-the-empty chair)对话。这当中,个案并非与真实的治疗者对谈,而是与他本身幻想及投射中的治疗者对谈。在另一方面,个人治疗也能够在个案与治疗者一较保守的持续性的交谈中进行;在治疗者与病人的对谈中,可发现波尔兹常注意个案非语言的行为,偶而建议病人尝试种种不同的演练和实验(例如试着加强你脚上正在做的动作,并看看你经验到什么)。对病人的提醒,.较专注于病人当时当刻的实际经验,而非人们所谓应该或不应该的论断形式。治疗者使病人注意到自己的脚不断地在踏脚,而不是告诉他,踩踏是错,应该停止的。他尝试着让病人察觉到踏脚并感受到他所表现的,最后逐渐地免除了恐惧不安。
      在团体方面、治疗仍然可以利用纯正完形的方法,鼓励参与者专注的观看治疗者对一成员进行治疗而避免其他人自发的接触,或是可以采取较不纯正的方式,允许交流,但选择适当的时刻以完形的技巧做特殊的介入。通常这种介入是有企图的,经由精巧的技术,引导特殊的病人,强化与夸大其各种不同的察觉和抗拒。例如:参与者的知觉专注于团体其他人对他的批评,治疗者就提出一个精确的反转练习,使病人走到每个成员面前,存心故意地去发现他人的弊病然后开始批评。
     像大部分的精神分析、经验性的治疗团体一样,完形治疗团体通常也维持一段时间,每周定时聚会一次。然而,它也可在短期内多聚会几次。这种形式较合适于训练,以指引及经验方法,能够专业化地介绍完形技术,并且可被用于会心和敏感度训练的团体。其目的在于短期内加深个人对健全人格的自觉。伊沙兰研究机沟提供二种完形治疗工作坊,一为训练专业的治疗者而设计,一为指导外行人学习完形学派的技术。

      波尔兹(Peris)将这些现象学与整体不可分割的观念延深到人格作用上,他认为治疗者的工作与其说是协助当事人解决冲突,还不如说是统整这些冲突使之更为和谐《例如思想与感觉的冲突,主动与被动的冲突,等等。然而,他并非是第一个受完形理论影响的人格心理学家,与勒温一起的葛史坦(KuRGolastein),波尔兹的老师、曾应用完形概念到动机场地的概念中,他坚持主张人格并非只是由习惯聚集组成的,而是为了某种统合而奋斗不懈的。波尔兹与完形心理学之关系在于将简单的知觉转移到人格作用的整个范围,他维持了原始理论中“形象--背景”的概念并专注于针对每一时刻的自觉经验,企图将它明确化。
什么是知觉?对波尔兹来说即是觉察(awareness),在引进觉察的范畴时,他延伸了完形现象学,使之超越单纯的感官、感觉与思考。觉察涉及所有这三个因素,不过波尔兹认为人类经验到最大的困难是在感觉觉察的范畴上。
      完形治疗者的任务即是关注病人的“觉察的连续”,并针对“阻塞”的部分使之明确化,通常这些观点都涉及了“逃避;正是这种逃避的行为打扰了病人健康的正常韵律以及对当下经验的觉察,当不同的情绪、知觉及需要增强到某一点时,它们就清楚的成为一驱动的力量,当此一驱动力充分的发挥其“形象又遵循知觉的法则转化成为背景。如果这些驱动涉及了实际的物理需求--如饥渴--如果他注意最能满足其需求的层面时,这个人便如有机体般的在发挥,一旦需求被满足后,它们就像其他的知觉,会逐渐地从觉察中消失。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