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倔强的青春岁月—《儿童之城》 [打印本页]
作者: sasha 时间: 2014-9-15 12:37
标题: 倔强的青春岁月—《儿童之城》
片名:儿童之城 Zappa
导演: 比利·奥古斯特
主演: Adam Tønsberg / Morten Hoff / Peter Reichhardt
心理学聚集点:青春期 躁动不安 好奇心 渴望 不信任 愤恨 理想 童真
[attach]2800[/attach]
剧情简介 :
影片从彼乔恩回家开始,在彼乔恩回家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另外两个孩子史登和穆勒经历的成人难以理解的创痛。电影中的三个孩子最终都爆发出自己的暴力因子,多少都是家庭的漠不关心。影片探讨的是青少年跟家长之间存在难以沟通的局面,这种局面可能会导致他们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在电影中,三个孩子似乎已经被他们的似水流年给淹没了。影片让人想起施隆多夫的电影《青年特尔斯勒》,也是关于三个学生的暴力与思考。
史登是三个孩子中最暴力,也是最可怜的一个。他的父母分居,也表明了家庭已经破裂。妈妈每天沉迷于瑜伽,根本不关心他的一切。这种心理上的被抛弃感导致了史登的暴力倾向和无法无天。他拉拢彼乔恩和穆勒入室盗窃,还撞到一个老人抢走她的钱去瑞典旅游。史登也是最封闭自我的一个孩子,他从不跟人说自己的感受,他孤独时就是做坏事。他把恐惧埋藏在心里,电影中有个镜头明显暴露了他对孤独无助的恐惧,孩子们在玩一种游戏,当他一个人钻进白布下面的时候,他被那种境地惹得抓狂了。这说明他害怕一个人去承担一些事情,他恐惧那种无助的境地。
史登有一条叫做“扎帕”的食肉鱼,在某一天成为他的精神图腾。没有人时他跟鱼对话,他在长期的不得不自我封闭的心情之下,把精神寄托于刺激的罪恶事件上。史登在“白布事件”之后本有机会改过自新的,可是接连的打击加重了他的“病情”,他爸爸有了别的女人,他用心的给妈妈做好烛光晚餐,而只知道养身的她竟然因为不能吃肉而拒绝了这次善意的改造。那晚史登又开始跟鱼对话,平息的暴力又冉冉升起。
史登经常欺负胖乎乎的穆勒,穆勒被强行拉入他们一伙,却不被尊重。史登害他掉入陷阱,逼他吃虫子,滑坡他的车强迫他去装老人。穆勒都忍受了,因为他的内心也害怕。史登是外强中干,而穆勒是善良的退步。同时穆勒也享受于每次入室后的所得,他们去瑞典以前或许还有快乐,但是回来的穆勒和彼乔恩都被罪恶感给纠缠。穆勒一再的让步没有被史登“原谅”,而且还变本加厉,再一次被暴力心态征服的史登把他的鸟给弄死了。穆勒的暴力因子也被催发出来了,别看他人小,但是力气是他们之中最大的。他把史登揍得血肉模糊,旁观的女生怕得目瞪口呆。这是一个“以暴制暴”的结局,穆勒终于退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三人组。
史登回到家后,没有一个大人注意他,只有弟弟关切了问这问那。他抱了抱弟弟,他在弟弟身上找到了童真的快乐。于是史登的生命又开始灿烂了,如圣诞的烟花绽放。
心理点睛:
本片将青春的残酷和温情都融入到影片里,描绘的是一个即将成为各自阶级新生儿的一群孩子,他们在少年时代就展示出各自的阶级立场,即使有意化解阶级利益造成的纠纷,但理想最终都走向破灭。其中两男孩的“血拼”就是两种阶级的内斗,家庭不合男孩家很富裕,富裕到母亲大多数时间只用安静坐着练瑜伽,但这种物质的富裕并不能让父亲归来,每当夜幕降临就是他和母亲守着空荡荡豪宅,唯一能让他忆起父亲存在的只剩下走过钢琴时,听到父亲曾在那弹奏的肖邦夜曲。缺乏家庭温暖的男孩,只能将青春的希望寄在一条能“杀死生命”的鱼身上:渐渐的,他发现自己变的病态而迷茫,突然他感到恐慌,因为自己是个有钱的病人。
如果你是青春片的忠实拥趸,或者热衷回忆温馨有趣的童年,奥古斯特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它也适合不快乐的青春所有者。因为影片总会激起你“狗样岁月”里的顽皮,倔强和可爱。
作者: SADE 时间: 2014-10-6 07:42
突然他感到恐慌,因为自己是个有钱的病人,可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是个病人
作者: jiangfajuan 时间: 2015-3-15 21:04
{:soso_e100:}
作者: 9zjuzilaoshi 时间: 2015-8-12 09:29
感谢分享,解读角度很独特
作者: 星爷为何忧郁 时间: 2015-8-20 11:09
影片总会激起你“狗样岁月”里的顽皮,倔强和可爱。
作者: youzaiwsz 时间: 2015-9-11 10:12
很不错的角度分享~
作者: skwxm 时间: 2015-9-13 20:30
{:soso_e163:}{:soso_e179:}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