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澄清(具体化)技术(二) [打印本页]

作者: Ghost    时间: 2014-8-27 12:44
标题: 澄清(具体化)技术(二)
本帖最后由 Ghost 于 2014-8-27 12:46 编辑

    下面以两个案例为例子说明“澄清”技术的使用技巧。

  案例1:(说明:括号里的点评,字体区别一下、突出为好)

  来访者:9岁,男,小学生。

  咨询员:发生什么事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来访者:他们打我(“他们”一词比较概括,不知道他说得“他们”是谁,首先要澄清“他们”)

  咨询员:“他们”是指谁?全班同学、还是某个同学?(澄清)

  来访者:某某同学。

  咨询员:当时你在做什么,他打你?(问题如何出现)

  来访者:我坐在那儿,他跑过来,打我一下就跑了。

  咨询员:打你什么地方了,疼吗?(澄清“打” 的含义)

  来访者:打我背,不疼。

  咨询员:您能把他打你的行为重演一遍好吗?我扮演你。

  来访者:重演对方“打”他的行为。

  咨询员:是吗?当时你心理怎么想的?(问题出现时的感受)

  来访者:我心里很生气,心理想:我又没惹你,为什么打我呀?

  咨询员:他打你这件事情?发生过几次?一次还是很多次?(澄清是否经常出现)

  来访者:两次。

  咨询员:他打你以后,上课还想这件事吗?

  来访者:不想了。就是有时想起来挺生气的。(“有时”这个词比较概括,需要澄清。)

  咨询员:“有时”是指的什么时候?每天都想?还是就想过一、二次?

  来访者:就想过一、二次。

  咨询员:你找我需要我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现在来咨询的原因)

  来访者:希望他以后他不再打我。(清楚来访者咨询的目标)

  点评: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沟通技巧,很多时候,想交往的愿望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打”同学一下就跑,拽女孩的辫子,故意和某个同学捣乱等。小学生往往不理解同学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含义。往往误解同学,而被误解的同学由于年龄小又不会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针对小学生的问题需要咨询员运用澄清的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澄清(具体化)技术演练


  1、过分概括化


  ˙ “他们看不起我”。


  ˙“这次考不好,下次也考不好。”


  ˙“没有人喜欢我”


  ˙“我是个没用的人”


  ˙她太坏了。应该说:她今天这一举动影响太坏了。


  ˙你让我感到伤心。应该说:你这样说(做)让我感到伤心。


  点评:前者是对人,后者是对具体的事情而言。事情不能完全代表人,因此,对事不对人,评价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以及接受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会有不当的言行这一事实,对来访者很有帮助。


  ˙他们对我不好。谁对你不好?在哪些事情上对你不好?能举一些例子说明一下吗?


  概括化思维:一是把个别人扩大到全班同学,二是把玩笑当作是对自己的不好。这样会影响对同学对集体的看法,对人际关系产生不良评价,进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出现郁闷、不信任心理。当他把个别的、特殊的经验上升为一般结论(泛化)后,就会强化原有的经验,用这样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时,就会使矛盾扩大化,问题复杂化。相关的成语:管中窥豹、一叶知秋。


  认知疗法:明白:抓住的一点是否能代表本质的、整体的、主流的,还是局部的,还是自己的主观猜测。


  2、概念不清

  ˙我神经衰弱。(三级,84)我妈睡眠不好,她说我遗传她。半个小时左右入睡。或者医生听说当事人,睡眠不好,就开药:镇静安神,休息三天的病假单,于是就觉得自己是了。


  ˙王孬很虚伪


  ˙李旦是奸细


  ˙他们不怀好意,


  ˙我很自卑


  适用方法:


  开放式提问(具体性的):


  你的意思是-----;你说你觉得----;


  你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所说的是指什么-----?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咨询师不恰当的反应:


  随便给人贴标签。往往会起到暗示、强化、评判的作用。


  ˙我觉得你太自卑


  ˙你这人理解力太差


  ˙你的性格过于内向


  ˙你太悲观


  适用方法


  ˙层层解析,由表及里,澄清(具体化)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来访者发现了问题的实质,往往能减轻其心理压力,有时甚至使问题迎刃而解。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