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NLP技巧之--上堆下切法
[打印本页]
作者:
范小成
时间:
2014-8-25 14:17
标题:
NLP技巧之--上堆下切法
本帖最后由 范小成 于 2014-8-25 14:18 编辑
[attach]2540[/attach]
NLP技巧之--上堆下切法
从上图可以看出:上堆下切法,是NLP的检定语言模式的技巧之一。
检定语言模式的运用,是找出说话者深层结构的一套技巧。由于我们说的话,都源于我们的内心,而说话的话,大多
很难清楚地表达内心的意念,只是“表层结构”,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称之为“深层结构”。
无论是在做辅导,还是沟通,了解对方“深层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堆下切法,是一种语言运用技巧,目的是引导对方思想上升到一个高度,或看到同等意义的其他选择,或下降、细化
到更具体的内容。
上堆下切法,包括了三个分向:上堆、平行、下切。
一、上堆:
上堆的语言,总的带入更大、更广泛的事物或意义,如找出对方做事情的动机。
举例:
问:“你常常骂孩子,是希望得到什么?”
对方说:“我希望他能够上进,成为一个好孩子”
这时,我们就可以回应:“希望他能够上进,除了责骂,应该有其他的方式和途径吧?” ,以此引导对方。
或者,回应:“是啊,你这样都是为了他好”,以此引起共鸣。
二、平行
平行是跟对方说过的,处于同一性质层面的其他可能性。如:跟“看书”平行的,可以是唱歌、画画、游泳等;跟
“轮船”平行的,可以是飞机、公交车、长途客车等。
举例:
一个人心情不好,总是以酒消愁时,我们可以劝他:“你喝酒是为了消愁,而消愁除了喝酒,还可以去旅游、参加朋友聚会、听音乐、郊游,都是不错的方法。”
三、下切
下切是通过将对方的话,进行细化了,以了解对方深层结构的技巧。如:了解某种说法的具体事实。
举例:
当一个人说:“老板故意刁难我”时,我们可以做如下处理:
问:“他是怎么刁难你的?”
答:“他总说我做事情马虎”
问:“怎么表现出你的马虎?”
答:“打文件总有错别字”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对别人进行开导的事情,因为对方的情绪不对了,必然会影响你的工作或者生活,单位中的同事是这样,尤其是你家里的那个,不论是老婆、丈夫还是小孩子都有可能遇到情绪不对的时候,如何对他进行更好的情绪疏导,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上堆下切法”是一个语言运用的技巧,目的是引导受导者的思想上升至更具有意义、抽象、众人认同的层面(上堆);或者引导他看到同等意义的其他选择(平行),抑或下降到所说的话中更细致的部分(下切)。
上堆的语言,总是会带出更大、含蓄更广的事物或意义,最好用来找出受导者行为背后的动机。对于一个经常使用责骂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的母亲,辅导者问道:“你经常责骂孩子是想得到些什么?”母亲说:“我想让他更懂得照顾自己,以便使我不用这么操心。”“不用操心”就是她责骂孩子的动机。找到了真正的动机,剩下的事情我们就看看除了责骂可以能够让她“不用操心”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帮助她实现她的动机。其实我们可以找出很多。
上堆的语言还可以取得与受导者的共鸣。找到了动机之后,接着说:“其实,你这样做都是想他好,对吗?”取得共鸣,并不是对受导者行为的肯定和赞同,只是表示你理解她的意图,以便让受导者能更好的接受你。
“下切”就是具体化技术的运用,找出更细微的成分。
例如受导者说:“我怕蛇”。
辅导者可以问他:“你怕什么样的蛇?”
“关在笼子里的蛇你怕吗?”
“死了的蛇,比如标本,你怕吗?”
还比如受导者说:“他对我不好”。
辅导者问:“他对你怎么不好了?”
受导者说:“他在家里骂我!”
辅导者问:“他一回家就开始骂你吗?”
受导者说:“每次我看电视音量一大,他就骂我。可我觉得音量大,听起来才过瘾,他根本就不体谅我。”
由此可见,下切法能帮助辅导者快速地获取受导者的一些重要资料。
下切方向的内容必然包括在上堆方向的内容,后者因此必然比前者更大。例如“在家里骂我”是“对我不好”的一种方式,也可能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打人、不关心、不体贴等等都包括在上堆——“他对我不好”之中。
下切是为了弄清楚受导者内心的意思,在说过的内容里面调细焦点,把其中的某些部分放大,使之清晰,就像拿一把小钳子把内容中的不清晰资料检出来,然后进行鉴定。例如:
受导者:“他不好。”
辅导者:“他怎样不好?”
受导者:“他对我不好。”
辅导者:“他对你怎样不好?”
受导者:“在家里对我不好。”
辅导者:“他在家里怎样对你不好?”
受导者:“他从不温柔的跟我说话。”
除了上堆和下切之外,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平行”。平行是与所说过的处于同一个性质层面的其他可能。平行是为了引导对方注意到有同样意义的不同可能,找出在同一个层面上的更佳选择,是思想河生活更丰富。
例如:一般人习惯于应付负面情绪的两个方法:不是压抑就是发作,其实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的方法比如:消除、淡化、运用河配合等,而且从效果上看要比压抑和发作更好。
作者:
9zjuzilaoshi
时间:
2015-9-9 06:45
{:soso_e181:}
作者:
zj52114
时间:
2015-10-27 09:50
谢谢分享
作者:
mutou0505
时间:
2015-10-27 10:39
讲的很明白了,谢谢
作者:
范小成
时间:
2015-10-27 15:33
希望能帮助到您
作者:
车厘子好好吃
时间:
2017-2-22 15:44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