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莫让让学生去猜迷—小议“得5分的‘扶老人’作文”评语 [打印本页]

作者: NANA    时间: 2014-8-21 16:00
标题: 莫让让学生去猜迷—小议“得5分的‘扶老人’作文”评语
[attach]2507[/attach]
莫让让学生去猜迷—小议“得5分的‘扶老人’作文”评语

      元旦假期,家住(江西)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余玉(化名)一直闷闷不乐。几天前,她写了一篇关于帮扶摔倒老人的作文,不料30分的作文只得了5分。老师的评语是:“现在这个社会,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这让她感到很茫然。(江西日报)

       相关内容:人民网:低分该判给虚构作文,而不是"扶老人"

       南昌三年级的小同学余玉,作文写得内容是帮扶摔倒的老人。结果,30分的作文,老师只给了5分,换算成100制还不到17分。一般来说,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作文要求是不高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是: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这也就是说,三年级的学生作文,只要能根据要求,言之有物,表达清楚,句子通顺,标点符号运用正确,也就可以了,就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及格分。当然,三年级的孩子才开始作文,我们一定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当然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  

      笔者不知道该次作文的评分标准是怎样的,是不是有一条是要写“记实作文”,如果写得不是“实事”,作文就只能得5分。但笔者也不知道教师是如何去判定学生作文的真实性的。笔者没有阅到余玉同学的习作全文,是不是她非要与作文要求(老师)“作对”,在作文中说明,我写的这件事不是真事。如果不是这样,老师何以只给余玉同学5分?难道老师就凭:“现在这个社会,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这样一个并不令人信服的理由就武断地认为作文中的事情不是真事吗?当然,文中反映的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老师的价值观问题,对学生的道德引导问题等早有网友对其进行评判,在此不再赘述。这里只想探询一下,我们老师的这个迷语般评语到底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这个社会,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这显然是反问句,反问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学生在作文中写得不是实事。可是,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样“高深莫测”的表达,孩子会能看懂吗?即使看懂了字面的意思,她又如何明白老师到底是要她做些什么?是对其进行作文的指导:以后写作文不要再杜撰,要写真情实感,还是对其人生观的教悔:要在现实中做个实在人,做了就做了,没做就没做,凡事要实事求是?或许这二者兼而有之,或许是对余玉同学“幼稚”想法的一种嘲弄也未可知否。联想给出的评分,是作文写得不好,还是作假不好?……实在令人难以琢磨?当然老师的“迷评”也真正达到了目的,令余玉同学“感到茫然”……

      小学生写完作文,是要交给老师看的。教师不仅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更是学生作文最主要的评判者。这个评判除了评分,更有评语。小学生的作文“被发回”后,他们关心不仅仅是分数,更有老师的评语。好的作文评语往往会令学生激动不已,激起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而差的作文评语则会令学生恢心丧气,对作文失去兴趣。因此。

      作文评语不仅仅担负着对作文的具体内容、遣词造句、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写作的指导,更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写作兴趣与具体的作指导相比,是最根本的,因为,只有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才可能写出好作文,反之,学生就只会把作文当作业,无论你下多大的功夫,都不会有多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不仅仅要给学生作文一个评判—分数,更要给学生作文写出一个带有激励性的指导性评语。而对作文评语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指向性明确,而不能给学生猜迷语,让学生茫然不知所向……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