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心理咨询推荐阅读:《客体关系心理治》(上)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米小面 时间: 2014-3-7 14:36
标题: 心理咨询推荐阅读:《客体关系心理治》(上)
本帖最后由 大米小面 于 2014-3-7 14:38 编辑
[attach]176[/attach]
《客体关系心理治》
作者:谢尔登·卡什丹
用户读书评价: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这是一个太大的问题,无数的哲人给出了无数的回答。
在《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这本书中,作者也总结了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回答:
善与恶是在关系中诞生,并在关系中展现的。
不过,相对于“善”与“恶”,客体关系理论更倾向于用“好”与“坏”这两个字,而我们最初对“好”与“坏”的感知,势必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亲密关系中,即婴儿与妈妈的关系。
这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婴儿怎么感知妈妈的好与坏。当婴儿饿了渴了冷了热了时,妈妈能在第一时间觉察到并及时地给予照顾,对婴儿来说,这就是“好妈妈”。相反,就是“坏妈妈”。
另一方面是婴儿怎么感知自己的好与坏。
婴儿天然是自恋的,他总是自我归因:妈妈对他好,那一定是因为他好;妈妈对他不好,那一定是因为他不好。或者说,他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所以当遇到“坏妈妈”时,他会认为自己也是“坏”的,当遇到“好妈妈”时,他会认为自己也是“好”的。
妈妈既“好”又“坏”这个复杂的情况,婴儿一开始处理不了,他会使用分裂的机制,即把“好妈妈”看成是一个人,把“坏妈妈”又看成是另一个人。同样的,他也会这样看待自己,他容易认为“好”的属于自己,而“坏”的属于另外一个人。
童话故事反映了这种心理。在《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中,女主人公完美无缺,妈妈也完美无缺,但已过世,而一个绝对恶毒的继母出现了,她一直试图害死女主人公。
卡什丹认为,这两个童话故事经典地展示了分裂的心理机制——好妈妈与坏妈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妈妈绝对的好,没一点瑕疵,另一个妈妈绝对的坏,没任何优点。这也展现在儿童身上,灰姑娘绝对的好,而继母带来的女儿绝对的坏。
不过,随着逐渐长大,婴儿变成了幼儿,他能处理比较复杂的信息了。更关键的是,尽管妈妈并不完美,但妈妈整体上是个“好妈妈”,于是幼儿能够做一个复杂的工作——将“坏妈妈”和“好妈妈”视为一体,而这个尽管不完美但足够好的妈妈是幼儿乐意接受的。
并且,按照从婴儿期就开始的自恋,幼儿对妈妈的辨证的看法也会延伸到他自己身上,他认为自己也是不完美但却是足够好的。
能做到这一点,这个幼儿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基本健康的基石,他以后就能比较宽容地对待自己,从而也能比较宽容地对待别人。
然而,假若妈妈对婴儿的照料偏差,那么幼儿仍无法处理“坏妈妈”和“好妈妈”,以及“坏小孩”和“好小孩”的分裂信息,无法将妈妈或自己视为一个有缺点但也有优点的整体。于是,他会继续走极端,认为妈妈完美,也认为自己完美,并且绝对不容别人说妈妈或自己的缺点。同时,他会对家以外的人保持高度的警惕,下意识地认为他们很坏。其实,他是把“坏妈妈”和“坏孩子”投射到别人身上了,他无法处理这些坏的信息,必须投射到别人头上,他的内心冲突才会暂时减少。
由此,可以引出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在健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可以比较坦然地说出父母不好的地方;在不健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把父母理想化甚至绝对化。
庄子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可以用上面的理论来解释。一个社会假若特别渴望完美的圣贤,那么这个社会势必就会生出许多特别邪恶的家伙。这个社会的这种严重分裂,其实反映的是这个社会无数个体的内心的严重分裂,即内心中的“坏父母”与“好父母”的分裂,“坏孩子”与“好孩子”的分裂。
于是,一个社会越渴求绝对的善,这个社会就越容易生出可怕的恶。
小标题:
不管是“好妈妈”还是“坏妈妈”,也不管是“好爸爸”还是“坏爸爸”,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们的爱与认可。
他也一定多少会取得成功,他总能得到父母尽可能多的爱与认可——也许那看起来很少,但对他而言已是他能得到的最多了。
在这一过程中,他还会形成一个观念:如果我得到了父母的爱与认可,我就是好的、有价值的;如果我得不到父母的爱与认可,我就是坏的、没价值的。
于是,当他习惯了用病态的心理机制(更准确的术语是“投射性认同”,这个术语解释起来很麻烦,本文以机制简单概括)去获得父母的爱与认可时,他就会执着于这些病态的方式,长大后也不愿甚至不敢放弃。
作者: xlyb 时间: 2015-2-13 14:16
{:soso_e163:}
作者: wjl55 时间: 2015-2-14 13:30
链接呢,哥
作者: wjl55 时间: 2015-2-14 13:32
13570618@qq.com,发一份如何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