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青少年叛逆案例解
[打印本页]
作者:
司马如花
时间:
2014-8-8 12:03
标题:
青少年叛逆案例解
青少年叛逆案例解析
案例:
安阳,今年16岁,过去他是一个十分听话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也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可是慢慢地越来越不听话了,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就不听家长的劝。最近又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完全被放在一边。父母试图强力制止,把他关在家里,把网线也拔了,可没想到,他竟然离家出走。给他打手机他不接,给他发短信,他回答说:如果能够答应今后不要管他,他才同意回家。
案例分析:
青少年叛逆,甚至离家出走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讲师马德峰调查称,全世界每年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将超过10万名。在我国,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也日益增多,各种关于青少年叛逆行为的消息也常见于报端。据统计,仅1992年1月3日一天,在广州火车站就截下了900名9-15岁的学生,其中大多数是弃学离家出走的,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对策:
青春期少年的偏激行为,表面上是突如其来的,有时连学校和家庭都意想不到的,但实际上都是有先兆的,他们总有一些反常的言语和表现。孩子出现逆反、对抗甚至离家出走,是长期以来,各种矛盾积累的结果。学校和家庭要注意对孩子出走的早期预防。应该全面检讨对孩子的教育,要想改变也不是那么简单,以为可以通过一、两种办法就能够解决问题,而要根本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这
包括:
首先,给孩子平等的地位,人格上尊重孩子。当父母与孩子交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耐心倾听。无论孩子讲什么,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了解孩子,才能对症下药。
(2)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家长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
(3)作出积极反应。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从积极的一面思考。当孩子充分表达意见后,家长应作出积极的姿态:“你这个想法不错,要是再加一点或再改一点就更完善。”要使他们对自己的事情和家庭的事情有参与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