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开放式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司马如花    时间: 2014-8-7 17:12
标题: 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开放式实践
本帖最后由 司马如花 于 2014-8-7 17:14 编辑

[attach]2294[/attach]

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开放式实践

      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最近被成都市教育系统提得很响亮。但个人关注国际化并非特意,谈论教育国际化也是始料不及,原因很简单,国际文化体验和融合很少,并不能用国际视野去理解教育,除了在《比较教育学》中初步涉猎和教育网页中走马观花。没有激情,就谈不上体验乃至思维。于是,趁到上海、浙江等地方考察学习外国语学校及国际教育之际,关注“教育国际化”问题及其进程中的变革要素。

      目前,在一些发展先行的学校内都设置有类似“国际交流部”这样的部门。其功用大概有聘请外教、接待外宾、留学服务、外语教研、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等。由此,这样的学校也通常将“国际化”列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作为提升办学品位的策略,譬如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地球村公民”、“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当然,除了“教育国际化”的口号以外,还有学生外国留学、国外友好学校来访、中外合作办班、外籍教师任教、教师出国培训进修等。这也许不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国际化,只是教育国际化进程上变革要素的扩充。  

      有位校长对学校开展“教育国际化”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应该先有国际化视野,然后是国际文化交流,最后是构建融合中西方教育的国际化课程。笔者部分赞同这种观点,理由有二:一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这教育国际化的内在;二是从思想观念、文化自觉和多元课程三个要素去循序渐进地促进教育的国际化。现实中的一些学校也许只有国际文化交流,没有观念的彻底更新和课程的多元融合,而国际文化交流也停留于友好学校互访、中外合作办学,相对处于浅层次的互动交流。其中,学生团体在寒暑假以“游学”形式到国外学校互访、学习参观、名胜游览等,均列入学校进行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东学西学,游学视界。”端禾的游学理念。 2009年王堂兵(端禾,后排左一)和学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说到课程,目前也有AP、IB课程及SAT辅导等进入一些学校,但绝大部分是处于第三方(学校和学生之外)的社会培训机构的介入。这样的课程构建形式导致三种现象出现,一是专门培训机构的介入极大地提高了课程实效,但教育服务成本较大提高并转嫁给了学生;二是以市场利益取向的培训不利于校本课程文化的构建,也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三是以国外升学留学服务为目的,很难全面地增进国际理解和文化融合,不利于各国教育的相互交流、竞争、包容、激荡。但恰好是这种形式,在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和机制欠缺的时候,是为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

      与课程相关的是教育资源,处于非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这些方面是稀缺的。外文课本、外籍教师和外文教辅、网络信息等,这是常见或仅有的国际化教育资源了。杭州外国语学校且不说他的教育资源多丰富,就其外文阅览室的系统构建和全面开放来看,他们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也算是走在前面。至少说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外国的原版文本,更快地接触外国时事变化,更深地了解外国的人文风情等。

      教育资源的享有者,自然是学生。而一些学校在开办中外国际班中,学生的选拔和课程的构建值得拷问。中外国际班似乎是为“高帅富”的孩子们开设的,其标准也好像只有一条:成绩差没有关系,只要有钱。这样以来,很多学校开设的中外国际班,成为了社会培训机构介入学校内部的媒介并使其培训班合法化。这些孩子并非是成绩最好、思维最敏捷、视野最开阔的,但他们就能够受到所谓的国际化教育,即便是为了自身出国升学或留学,而不是为了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

      说到国际班的开设与服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关注。先是成立国际中文部,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开展高中课程教育,提供有针对的升学辅导。随后,又为在华的外籍中小学生开设国际英文部,提供1—12年级符合欧美教育方法和实践的课程,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其学生构成是来自世界各国,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自然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好又快、更深又多。以上从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教学、教育资源、文化融合、留学服务、价值取向和学生构成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些现象解读。教育的国际化是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开放和演进,与经济全球化伴随共生的,是一种客观趋势,势在必行。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发展进程,不仅需要放眼世界的国际文化理解和交融,而且更需要立足本土的教育开放式实践。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