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15岁女孩被5名同学围殴3小时—解读校园暴力(二)
[打印本页]
作者:
范小成
时间:
2014-8-4 17:16
标题:
15岁女孩被5名同学围殴3小时—解读校园暴力(二)
(四)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在少年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内部心理结构的动力以及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更为错综复杂。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水平与生理发育水平不同步,两者之间就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这就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一大诱因。
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能力的矛盾。由于青少年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因而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支配过剩精力的能力,在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精神空虚的少年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暴力性的活动,如打架,斗殴,抢劫等。
2、好动好奇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青少年心理上的探求能力和好奇心加速发展,但由于心理发展,特别是认识能力的发展不成熟,思维易片面、偏激,分不清是非,往往难以找到正确的宣泄方式。
3、兴奋性高与自控力差的矛盾。青少年的腺体发育还未成熟,尤其是脑垂下腺还不成熟,因而兴奋性高,情绪波动大,心境不易持久,与此同时,少年的意志品质尚未发展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因此,青少年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激情与冲动,导致不良行为发生。
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形成较晚的矛盾。青少年性机能渐渐发育成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向成熟过渡,并产生朦胧的性意识,如在异性面前怕羞而又被异性所吸引,有些青少年因此而开始初恋;推动青少年犯罪的需要往往是:膨胀的物质需要,嫉妒,逞强好胜,好奇心等,青少年的犯罪动机通常不稳定,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情绪性。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结构是由于个性心理结构内部因素矛盾突出而形成,由此可以了解,校园暴力的根源在于青少年内心机制的发展,要解决校园暴力的问题也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四、预防的基本措施
由于校园暴力的根源在于青少年内心机制的发展,所以预防校园暴力的基本措施应从青少年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应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心理的容纳性和承受力,而这些教育应结合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来做。
1、家庭教育。家庭是最早对孩子进行社会规范教育的,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但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职能,必须先解决家长愿意教育而又不会教育的矛盾。每个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许多家长都不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因此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充分运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宣传家庭教育知识,也可以举办家庭教育辅导讲座,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向家长宣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供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介绍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宣传科学育人,让家庭的教育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心理学角度讲,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对青少年心理机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或监护人一定要更加重视孩子的发展,要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并时刻注意孩子的变化,多和孩子沟通,并让孩子知道他们和其他完整家庭的孩子一样可以幸福,避免孩子孤僻,偏激。同时,家庭的性教育也非常重要。很多家长羞于给孩子传达正常的性教育知识,并一味地想要隐瞒,压制孩子去了解他们应该了解的性教育知识,这就使得孩子可能从不正当的途径去了解,导致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决定性环节,是预防校园暴力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防线。加强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师德、师能及教师队伍的法制观念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不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人格侮辱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暴力现象。因此要克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校园暴力”行为,首先各教育部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要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帮助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因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而导致其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最后,加强《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在保证法律精神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对于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2)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应改善教育方式,增加人本的教育理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首先应端正教育态度,不能把学生当作包袱,应善于观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将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同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防止和解决后进生学业不良的问题,使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他们加强个别教育,用科学的观点指导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可以是家庭教育得到指导,又可以延长学校的教育手段。学校教师应经常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听取意见,研究教育措施,交流教育经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能充分发挥。
(4)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知识咨询,同时最好能将心理测量、心理矫正纳入教育教学的轨道,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教师对症下药,避免因臆断处理而带来不良后果,同时也可以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学校的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教育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性教育十分落后,这一问题不应回避,因为学生已逐步显出了青春期的一些特点,对其进行相应的性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性问题,排除不健康的好奇、恐怖、甚至模仿心理。
3、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的氛围。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学生生活在一片灯红酒绿的喧闹之中,这不仅严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由于青少年学生心理上尚不成熟,喜欢模仿,以及进入青春期后意识萌动等一系列心理生理特点,使其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娱乐内容的蛊惑而出现越轨行为。同时,社会上闲杂人员窜入学校,或在学校周围对学生进行黄毒诱惑、人身侵害、财物抢劫等,这构成了对良好教育环境的又一个冲击。正处于身心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对于环境既有很强的依赖性又缺乏足够的辨别和抵抗能力,所以面对不同的环境他们很大程度上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环境尤其重要。要加强建设教育环境,一方面社会不能将文化事业完全推向市场,而要加强引导和调节,对学校周边环境则尤其要加强管理,保证良好的学校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保卫工作。当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客观作用,主体在于青少年本身,青少年自身应努力提高自己,建立自信,有问题多向老师家长请教,正视自己面对的问题,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认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
9zjuzilaoshi
时间:
2015-9-9 06:38
{:soso_e164:}
作者:
gln329
时间:
2015-10-11 12:34
{:soso_e163:}
作者:
范小成
时间:
2015-10-12 09:55
{:soso_e101:}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