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萨提亚技术之雕塑(二) [打印本页]

作者: NANA    时间: 2014-7-9 17:17
标题: 萨提亚技术之雕塑(二)
   六、使用时机
   家庭雕塑是一强而有力的介入技术,在适当时机使用可增进治疗的有效性,以下是家庭雕塑介入时机的举例:
  (一) Satir 经常会使用雕塑,藉着创造夸大的沟通姿态(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来分享她对沟通姿态的觉察,在将成员摆出沟通姿态后询问其身处此位置的感受,接着会邀请他们重新以放松的方式来摆出自己的沟通姿态,之后再教导他们更一致的沟通方式(Loeschen,1998)。

  (二) 有力的矫正治疗中的滞碍与拖拖拉拉(Constantine,1978)。

  (三) 当学生检核其原生家庭时可用来切断过度的口语化、理智化、防卫及投射性的指责(Luann,1991)。

       (四) 在家庭与婚姻谘商的临床实务中可有效的改善受训者情感反转移问题(Luann,1991)。

  七、使用对象
       家庭雕塑可实施于家庭谘商中的个人、夫妇、两个协同治疗师或工作团队、父母与小孩的次系统、兄弟姊妹的次系统、整个家庭、与家庭有亲戚关系的网络;或运用于公司的训练与组织发展中,而其阶段与形式会因对象而有不同。

  八、家庭雕塑的四种角色
    一般而言家庭雕塑中常出现的角色为:雕塑者(或个案)、催化者(或治疗师)、角色扮演者(被雕塑者选出来扮演原生家庭成员者)、观众(观察并给反馈),若团体成员很少而需扮演的角色很多,则可以椅子、枕头或填充动物来充当角色。(Luann,1991)

  九、雕塑的可能焦点
    进行雕塑时要将雕塑扣住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如(一)特定的问题或难事(二)危机时期或事件(三)家庭关系中的某一向度如:权力。

  十、雕塑的例子
  Wegscheider ,Higby , Klontz, 与 Rainey(1994)指出下列家庭雕塑的几种类型:

  (一) 原生家庭的雕塑:指父、母与自己的三角关系,或加入其他兄弟姊妹。

  (二) 工作伙伴(work family)的雕塑:如同侪、协同工作者、受僱者、雇主、督导及其他支援工作情境的人。

  (三) 支持团体(support groups)的雕塑:指能给个案(Star)爱与支持的人,如朋友、赞助者、知己或治疗师。

  (四) 延伸家庭(extended family)的雕塑:指大家庭或祖孙三代的家人。

  (五) 自我面貌(parts of self)的雕塑(parts party):指协助个案认清整合自我多个部分(面貌)的雕塑。

  (六) 现在的家庭(current family)雕塑:指在目前生活中与个案有亲近接触的人,如原生家庭、其他亲戚、室友或个案自己的家(伴侣、小孩)、或过世伴侣、前任伴侣。可反应个案目前的生活架构、情绪状态。

  我们可从Lawson(1988)所举的实例窥知一二:「一个学生描述她扮演介于父母中间缓冲者角色的家庭型态,因此维持了父母婚姻的稳定,而她的哥哥和妹妹则很少做使家人得以聚在一起的介入,她想除去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但对问题的特性与如何选择更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清楚,在她的家庭雕塑中,她将哥哥妹妹放在接近门的墙角且面向墙壁,她将自己放在房间的中心面对哥哥和妹妹的后背,而她的父母各站在她的两边且用手抓住她的手臂,再加上舞蹈的要素当她向父母或哥哥妹妹移动时让父母轻拉她的手臂,而哥哥妹妹被指示互相说话、忽视个案与父母的困境。当这学生经历这个经验确实觉察她对父母的婚姻有多负责,而若她改变缓冲的角色即将面临父母离婚的可怕,当讨论过各种她可能选择的行为后,展开新的雕塑---她与哥哥妹妹结盟、父母与三个孩子有清楚的区分、两个世代间有自由的交流互动。过程的讨论包括:从父母中分化出来的责任,父母对配偶的责任,对整个家庭的忠诚与负责有更真实而弹性的期待,经由雕塑到家庭舞蹈的经验,她获得了自信与觉察去讨论她扮演父母间缓冲的角色,并渐能以一种舒服的步伐开始从这角色中走出来。」从以上的例子中,经由制造与真实家庭关系类似的经验,促使个案经由身体的体验引发内在的深层感受而对其内心状态或人际互动模式有觉察并能能刺激雕塑者的知觉系统而扩展其认知,使个案能尝试各种新的选择,如此看来家庭雕塑具备了比口语描述更能精确反映家庭沟通型态的优点,且因着透过身体体验同时运用了听觉、视觉与触觉所以是甚具威力性的技巧。

   十一、雕塑的不同类别
   Wegscheider, Higby , Klontz 与Rainey,(1994)认为家庭雕塑有三种,由静态到动态分别为:

  (一) 拍照(take a photograph):个案以特定的形容词来描述角色、人格、行为、外表(如打岔、讨好、指责、超理智、一致型等沟通姿态),确定角色的姿态与距离是对的,在雕塑中可使用内在小孩使个案可后退来观察,使个案开始浮现一张照片、图画,可从中学习许多东西。

  (二) 作一个活的雕塑(doing a living sculpture):在雕塑中加入话语,让个案对被雕塑者说话,对每个人表达情感,被雕塑者也可回应、对话,从所扮演角色的观点来分享感受,导引者也可请未扮演角色的观众给反馈,来增加个案的知觉、领悟。

  (三) 进入心理剧(entering a psychodrama):先设景,接着所有角色扮演者开始互动,有时只是让个案看、观察、感觉,有时适合让个案进入演出的中心点,让他投入成为雕塑中的一员,若个案能确认、表达感受则不需用内在小孩,但若要让个案以新的方式来了解情境,则可用内在小孩来呈现,使个案能看到一个新的图像。




作者: 9zjuzilaoshi    时间: 2015-6-18 11:40
进入心理剧(entering a psychodrama):先设景,接着所有角色扮演者开始互动,有时只是让个案看、观察、感觉,有时适合让个案进入演出的中心点,让他投入成为雕塑中的一员,若个案能确认、表达感受则不需用内在小孩,但若要让个案以新的方式来了解情境,则可用内在小孩来呈现,使个案能看到一个新的图像。




作者: skwxm    时间: 2015-9-20 17:36
{:soso_e179:}
作者: 书香红袖    时间: 2016-6-22 08:16
学习中,感谢分享
作者: 书香红袖    时间: 2017-3-9 14:21
学习中,谢谢分享
作者: 楚亚慧    时间: 2018-1-7 16:22
谢谢分享!
作者: 马文娟    时间: 2018-6-11 21:28
很生动的,谢谢分享哦
作者: 快笑喷了    时间: 2018-11-23 09:56
谢谢分享
作者: MissG    时间: 2018-12-5 09:47
感谢分享
作者: tang_tang唐    时间: 2019-5-22 11:10
谢谢分享
作者: 考拉露C    时间: 2020-1-10 14:58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水松    时间: 2021-5-27 09:01
谢谢分享
作者: LIJIANG0614    时间: 2021-5-28 10:51
谢谢分享,学习参考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