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小天鹅”为何幻想自己是“丑小鸭” [打印本页]

作者: sasha    时间: 2014-6-14 10:26
标题: “小天鹅”为何幻想自己是“丑小鸭”
       是一名16岁少女,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自幼聪明漂亮,因在歌舞剧中扮演过天鹅常被人称为“小天鹅”。初中三年级时,她母亲无意中说:“你没有以前漂亮了。”从此,她每天老照镜子,感到自己的脸变丑了,牙齿不齐了,双腿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修长了,连骨头也有些移位了。她还认为别人看了自己的丑相会不舒服,所以回避与人交往,连知心朋友也没有了。她要求到医院诊治,母亲带她去了皮肤科、口腔科、骨外科、整形外科、内科就诊,作了各种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她非但不信,反而要求到更高一级的医院就诊。

  随着时间的延续,她的症状更加严重,自己到牙科诊所强求医生给她拔了4颗牙,并配带了牙齿矫形器,整天自我按摩“患部”,并用胶带拉紧“患部”。她的情绪也变得焦虑不安,失眠,发脾气,常把母亲打得遍体鳞伤。她上课时精力不能集中,终于无法继续学习而休学。回到家中,她感到痛苦不堪,悲观绝望,曾先后割手腕及服大量的安眠药自杀,幸好被及时发现抢救脱险。

  “小天鹅”为何幻想自己是“丑小鸭”,并且自惭形秽呢?原来,她患了一种叫“躯体变形障碍”的精神疾患。

  躯体变形障碍是指身体外表并不存在缺陷或仅仅是轻微缺陷,而患者想像自己有缺陷,或是将轻微的缺陷夸大,并由此产生心理痛苦的心理病症。

  研究表明,躯体变形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7%~1.9%,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常发生于青春期,有的甚至发生于儿童期。该疾患可能表现为慢性过程,自发病到患者去看医生,症状会持续6~20年。其相关临床特征如下:

  1.抱怨“缺陷”
大多数躯体变形障碍病人抱怨面部的瑕疵,如皱纹、斑点、斑痕、面型不对称或比例失调、面部毛发生长过度等。其中牙齿、头发和皮肤是青春期患者主要的关注点。此外,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成为该症病人的关注点。病人的主诉通常是特殊的,而且往往是非常含糊或很难让人理解。如“我的牙齿是扭曲的”或“我的鼻子是滑稽和卷曲的”等。

  2.频繁观察自己
       该症病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频繁对镜观察自己,几乎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来观察,而且很难控制这种行为。有些病人因无法减轻痛苦而尽量回避照镜子。

  3.关注别人的评价
       病人常会将自己身体“丑陋”的部分与他人比较,或是不断地询问他人关于自身某个部位是否正常的问题,以期得到“这些部位是正常的”保证。

  4.掩饰自身“缺陷”
       因担心别人对自己“缺陷”部位的议论,病人会使用一切手段伪装他们的“缺陷”,如利用化妆品或手、头发、服饰或其他东西来掩饰“缺陷”。有些病人强迫性地用手指或器械挖自己的皮肤,试图去除微小的瑕疵,或是让皮肤变得更完美。

  5.社会功能受影响
       该症可导致病人多方面的痛苦和损害。病人会在重复行为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会避免社会交往。严重的病人会丧失能力,从而导致失业、退学、闭锁家中,甚至由于痛苦不堪而出现自杀或伤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求美之心日益增强,在众多的求美者中不乏精神心理障碍者。躯体变形障碍就是一种与美容医学关系十分密切的心理异常现象,国内对该症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作为一种较普遍的精神疾患,大多数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病症所在,也很少去看精神科医生,往往求助于整形外科、口腔科、皮肤科的医生。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医生对此症知之甚少,病人很少能得到正确的诊断,更得不到合理的治疗。错误的治疗会造成患者更大的痛苦,促使精神病、自杀行为的发生,甚至引起法律诉讼或针对医生的暴力行为。

  治疗躯体变形障碍需要去精神专科医院,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有许多病例证明抗抑郁药治疗有效。有研究提示,该症可能为强迫症的躯体表达,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是很有希望的心理治疗方法。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