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别拿孩子当“梦想替代品” [打印本页]

作者: sasha    时间: 2014-6-11 10:51
标题: 别拿孩子当“梦想替代品”
本帖最后由 sasha 于 2014-6-11 10:53 编辑

       个案1:有位出生钢琴世家的先生,曾希望自己像先辈那样成绩辉煌,但却只成了一般的钢琴演奏家;他遂把名扬天下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但是儿子艺术院校毕业后,却进了广告公司,他一再劝儿子回归,但儿子不听,他夜夜难眠,被诊断为伴随焦虑的“抑郁症”。

  个案2:有位母亲,小时家贫,与自己喜欢的音乐无缘。她决心将女儿培养成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课余,她带着女儿四处去学琴、学声乐。现在,她的才上初二的女儿得了怪病,一逢考试就哮喘,眼皮肌肉还不停地抽动。

  父母让孩子为自己圆梦,这是一种“代偿心理”

  心理学中的“代偿机制”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追求某种东西而不得时,就不再去追求了,而是试图“重新”设定一个对象来追求,而这个替身是可以追求得到的。

  如父亲培养儿子,替自己光宗耀祖;个案1中的父亲培养儿子,替自己成为著名的演奏大师;个案2中的母亲让女儿替自己去圆音乐梦等。

 “代偿”可以减轻内心伤痛。

  这种“代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学认为,“追求优越”是天生的,是生命自身的一种固有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每一个人生来就有的基本动机,一种追求,一种驱力。

  但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个体总会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人一旦体会到这种不完美,就会努力去补偿,力求完善。

  但是,当这种努力达不到目的时,人就会处于焦虑情绪中,感到非常痛苦,为了保护自我,这种焦虑,就会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心理防御机制,来缓和或消除痛苦。

 “代偿”是解决焦虑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方式。为什么?

  因为“代偿”,能把本质上带有痛苦成分的焦虑,以一种接近其本来面目的替代方式,在个体的意识领域内呈现出来,变成可公开接受的快乐的东西,从而使人迅速解除焦虑,恢复自身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

  视频中的父亲在儿子考上研究生,成为山村的骄傲时,他是快乐的;个案1中的父亲看到儿子专心钢琴学习时,他是快乐的;个案2中的母亲带着女儿四处奔波学习音乐时,她是快乐的。

  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堤内损失堤外补”,就是“代偿”的意思,它反映的是人的一种自我价值观,它往往是社会中的弱者的心理武器。

  光宗耀祖是“家文化”的核心

  为什么“梦想的替代品”总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种现象在我国很普遍,在西方却较少?

  原因是东西方曾经走过了两条不同的历史道路。

  西方的历史,是个体私有制冲破了氏族组织,成立了城邦国家。因此,西方社会往往以个体为中心,家庭地位和功能相对次要。

  东方,则是在没有摧毁原始氏族组织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了奴隶制国家,血缘氏族制同国家的组织形式相结合,因此,宗法血缘关系非常之强。

  在中国的“家文化”中,“家”的地位和意义超越着个体,在人生中具有“根”的意义,“光宗耀祖”、“一代更比一代强”是代代中国人的内心取向。

  而且,这种“家对个体的超越”,让孩子成了父母生命的延续。家还成了“教育”的单位。

  心理修复机制,往往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在这种“家文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父母在进行心理修复时,很自然地会拿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替代品。


作者: 心中的烟火    时间: 2014-6-11 15:50
曾经我爸希望我学习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有个大学梦,或者只是中国的风潮?。。。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