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明智行动的艺术 [打印本页]

作者: sasha    时间: 2014-6-5 10:53
标题: 明智行动的艺术
本帖最后由 sasha 于 2014-6-5 10:54 编辑

[attach]1289[/attach]

内容简介 :
       德国销量4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清醒思考的艺术》下篇,换个思维,掌握“明智行动的艺术”,做同一件事,就会事半功倍!

        为什么一个差劲的理由,也比没有理由好?为什么“最后的机会”总是让人失去理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一份成绩单刹时亮眼?为什么人们打算做的事情总是太多?为什么说想要真正了解世界,就要少读新闻?

        本书继续跨界混搭范儿,融合了经济、管理、心理诸学科的前沿智慧,以52个既科学又轻松,既严肃又有趣的精致篇章,总结了人们行动时常犯的错误,将“谋定而后动”落实到可操作的细节。《明智行动的艺术》犹如一面镜子,以之反思,时时学习,就能做到少犯错误,多出成绩。

媒体评论:
  罗尔夫·多贝里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造才能,这是自文艺复兴结束以来少有的组合。 ——纳西姆·塔勒布 《黑天鹅》作者
  必须读这本书吗?务必要读!因为它以最具娱乐性的方式,非常严肃地把你引入人类思考的王国。 ——罗兰·贝格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荣誉主席
  本书开启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崭新视野。罗尔夫·多贝里的文字令人深思,见解独到,生动精彩,能够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 ——克利斯托弗·弗朗兹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董事长
  阅读本书是一种享受,你绝对不会后悔!本书兼具现实性和科学性,精彩绝伦。 ——克劳迪奥·费瑟尔 瑞士麦肯锡公司CEO

摘读一隅:
       1.为什么很差的理由往往也能用(用理由辩护)
  巴泽尔和法兰克福之间的高速公路发生拥堵,原因是人们在整修道路。我很生气,烦躁地在逆行车道上蹭着前行了15分钟,直到开出拥堵的地段—我也只是自认为开出了拥堵地段。半个小时之后,路又被堵住不能前进,还是因为道路整修。但奇怪的是这次我没怎么生气。路边以相同的间隔立着些牌子,上面写着:我们在为您整修高速公路。

  这个堵车的故事使我想起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伦•兰格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实验。她在图书馆里等复印机前排起长队时,问排在最前面的人:“不好意思,我只有5页要复印,你可以让我先复印吗?”很少有人会同意。她接着做实验,这次她找了一个理由:“不好意思,我只有5页要复印,你可以让我先复印吗?因为我赶时间。”几乎每一次被问到的人都会同意她先复印。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赶时间是个很好的理由。令人吃惊的是接下来的实验,她还是等复印机前排起长队时去问排在最前面的人:“不好意思,我要复印5页,可以让我站在你前面吗?因为我想复印。”几乎所有被问到的人都同意了,尽管这个理由很可笑,因为每个在排队的人都想复印。

       如果我们给自己的行为一个理由,就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令人吃惊的是,理由是否充分并不那么重要,只要有“因为”这个简单的词就够了。一块通知“我们在为你整修高速公路”的牌子其实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在高速公路上搭起工事还能有什么原因,我们从车窗向外瞥一眼就会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是说出一个理由会让我们感到平静。相反如果没有这个“因为”,我们会觉得烦躁。

  在法兰克福机场,航班登机时间推迟了。机场不停地在广播:“航班LH1234晚点3个小时。”我到登机处询问原因却未得到答复,我那时非常生气地说:“太气人了,都不让我们这些候机的乘客知道原因!”还有一次,机场广播是这么说的:“航班LH6578因为内部原因晚点3个小时。”这是个什么都没说明白的理由,但却足以让我和其他乘客感到安慰。

  人类对“因为”是上瘾的,我们需要这个词,即使它后面跟着的内容并非无懈可击。当领导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给员工一个“因为”,他们的动力就会变小。如果只宣布你创立的制鞋公司的目标在于生产鞋是不够的—尽管的确是这个目标,但表达出来的目标应该类似于,“我们要用我们制造的鞋引起市场变革(就像经常说的那样)”,或者“我们要使女人的腿变得更纤美,使世界变得更美”。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