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如何使孩子由厌学变乐学
[打印本页]
作者:
sasha
时间:
2014-6-2 10:25
标题:
如何使孩子由厌学变乐学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受社会、家庭等客观因素及学生自身努力、意志品质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厌学情绪。在学习方面表现为不想学、不愿学、不求进取;在意志品质方面表现为信心不足、惧怕困难、缺乏主见。如何及时发现和疏通学生的“厌结”,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呢?
1、建立自信、激励情感
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自己有好的学习成绩。但如果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超越了他们的实际能力,学生就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就会导致灰心沮丧,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既要看到学生的短处和问题,更要发现他们的长处和进步。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表扬少批评。表扬和鼓励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力量,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而批评过多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情绪低落、放弃进取。
2、启迪求知欲望。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比如提出促人深思的问题,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演示引人入胜、给人新知的直观材料等等,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这根主线上以趣激学,用“趣”统领课堂,引导学生多思善问,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探求意识。还要利用课堂实验、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乐学的心态、会学的本领。
3、指导学习方法
学生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设计课程的深度、广度和结构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学习中要指导学生注意劳逸结合,安排学习的时间不可过长,不搞“持久战”、不打“疲劳战”。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搞好教学,不能强制、逼迫学生学习。还要鼓励、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使其在学习中自我总结和提高。
4、享受成功喜悦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长处和爱好,有他自己的先天素质和倾向;必须发展这些东西,把学生安排在这样的条件下,使其长处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以成功后的快乐,激发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成功需求”也越来越强,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能提过高的要求,要从其爱好和特长入手,选取一个一经努力即可实现的目标为突破点,帮助、指导他们获得成功,使其体会到成功后的充实和快乐,进而再提出新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几经循环,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厌学情绪,又可以使他们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5、减轻学生负担
学生负担过重会导致厌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把中小学教育的聚焦点只对准分数和升学,并由此来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于是学生被当成输入信号的机器,身心始终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状态之下。久而久之,反复过量的刺激就会使学生过度的兴奋转变成为抑制,结果导致学生的厌学。因此,作为教师要狠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避免重复、无为的劳作,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8-10-10 09:59
谢谢分享
作者:
周艳
时间:
2019-7-2 13:39
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