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色彩的性格
[打印本页]
作者:
sasha
时间:
2014-5-8 17:33
标题:
色彩的性格
本帖最后由 sasha 于 2014-5-8 17:43 编辑
[attach]920[/attach]
内容简介 :
为什么绿色象征萌芽的爱情而褐色象征隐秘的爱情?为什么银色是代表礼貌的色彩?为什么象征生命喜悦的橙色也是佛教中代表彻悟的色彩?20世纪以前新娘为什么穿黑色礼服呢?为什么粉红色是女性的象征色而在基督教绘画中代表玛利亚的颜色却是蓝色呢?哪种颜色代表权力呢?为什么白色百合花又被称为“玛利亚百合花”?本书并没有理论性的教义,只有妙趣横生的色彩逸事。在漫不经心的阅读中,可以轻松掌握色彩在其典型性意义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效果、象征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等等,了解这些效果,就可以自如地运用各种色彩。而美仑美奂的世界名画则可以体现画家创造性的色彩构思,为色彩的众多效果做出最好的诠释。本书是关于色彩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精装图典。
摘读一隅:
希望和毒药可以是同一种颜色吗?
如果问“希望是什么颜色的”,大多数人会回答“绿色”。如果再问“毒药是什么颜色的”,大多数人会回答“绿色”。绿色让人联想到苦而涩的味道。但如果再问“哪种颜色更能起到镇定的效果”,答案仍然是“绿色”。
本书作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询问了1888名男性和女性。在调查表上作者根据不同的情感和经验的范畴罗列了多种概念,例如“爱情是什么颜色的”,“仇恨是什么颜色的”,与此同时,调查表还就过时的颜色、令人感到舒服的颜色、狂妄自大的颜色、芳香的颜色、越出常规的颜色直至代表愤怒的颜色、信赖的颜色、暧昧的颜色等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被询问者则按照这些概念和问题将蓝、褐、黄、金、灰、绿、橙、粉红、红、黑、银、紫、白等13种颜色排列顺序。调查以书面形式进行,是不记名的。被询问者需给40个概念排列颜色的顺序,回答多张调查表中提出的总共200个问题。本书即这次调查结果的呈现与阐释,而绝大多数的调查结果则直观地反映在第一部分的色谱插图中。
对每一种颜色我们都有某种特别的感受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情感远远多于色彩。红色是爱情的颜色,但也是仇恨的颜色。所以重要的不仅仅是那些常常被提及的颜色———我们把每一种情感和多种颜色联系在一起,这些颜色相互补充,相互说明。代表爱情的除了红色还有粉红色,象征仇恨的有红色和黑色。如果问“哪种颜色是代表幸福的颜色”,最常见的答案是“红色”和“金色”,幸福的第三种颜色是“绿色”。非主要颜色决定基本颜色的效果。色彩如何能够唤起如此不同的情感?
我们将每种色彩与多种多样的经验联系起来。我们注意某种颜色时的情境会令我们回想起这些经验来。这种情境可以告诉我们某种色彩是真实的还是象征性的,某种色彩是传统的还是创造性的。情境阐明色彩的效果。本书将从色彩的各种效果中来探讨所有的色彩。
1.心理效果色彩能够唤起人们自然的、无意识的反应的联想
这种心理效果是如何色彩的文化产生的呢?它源于经验,这些经验我们经常体验,以至于成为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就绿色而言,如果我们看到和红草莓摆放在一起的绿草莓,我们会不期然地联想到未成熟的事物,由此不成熟的颜色被概括为青春的颜色:“耳背还是绿色的”是用来形容乳臭未干、未经世事的年轻人。绿色在道路交通中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在这里绿色以一种积极的意义印在了我们的潜意识里。如果在大自然体验绿色,它的效果又有所不同:绿色变为健康的颜色、生机勃勃的颜色。绿色也象征着恢复健康,因为我们到绿色的大自然中去休养生息。归于某种色彩的所有特征均源于经验。绿色介于极端的红色和蓝色之间,所以起到镇定的效果,属于中性。红色热烈,蓝色冷静,绿色则柔和。红色显得接近,蓝色远如天际,绿色则位于中间,不远不近。在精神分析的颜色测试中,位于中间的绿色代表心理上的安宁和平衡。
2.象征效果
颜色能够被赋予真实色彩所不具备的概念。颜色的象征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们也源于经验。只是这类经验极少是个人的,大多是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为什么希望是绿色的呢?希望是在匮乏时期后产生的一种情感,人们将希望与春天相比。这一点也表现在语言上:就像种子在严冬后发芽,在黯淡的日子后新的希望在人的心田萌发。在中世纪也有与此相同的比喻,那时人们用绿色象征处于萌芽阶段的爱情。直到今天我们说不给某个讨厌的人以“绿色”,意思是我们不会友好对待此人。和黄色配在一起,绿色则成为嫉妒的象征颜色,比如说有些人嫉妒得脸都发绿了。流传下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经常生气的人会患胆囊疾病,而胆囊就是黄绿色的。象征效果产生于将一些经验普遍化,将色彩的心理效果抽象化。因此心理效果与象征效果存在紧密的联系。
作者:
小呆
时间:
2020-10-14 18:43
很棒的书,感谢您的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