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孩 子需要“被看见”,不是“被赞美” [打印本页]

作者: 安然    时间: 2017-11-15 11:41
标题: 孩 子需要“被看见”,不是“被赞美”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7-11-15 12:16 编辑

孩 子需要“被看见”,不是“被赞美”

来源:心境wu尘  侵立shan



生活中,不难听到家长对孩 子“没来由”的赞美,各种赞美,有虚假的,有真实的,有引导的,有夸张的.....这一切的语言,都是为了让孩 子“听话”,或者更有自信,但有没有想过,过渡的赞美,褒奖,会有什么结果吗?


1 经常被赞美的孩 子更担心失败

儿童教养的研究发现,“赞美”孩 子并不总是有好处。

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解数学题。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人一句反馈。对一些孩 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哇,你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 子指出他们的努力:“你刚才很用功。”然后,研究者给孩 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

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孩 子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难坚持,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自尊水平的下降——赞美他的天赋,居然会打击自尊。

乍一听这与我们的直觉相反。但细细一想,又很符合我们的经验。

虽然赞美让人舒服,但它仍然是一种评价。它把人捧到极高处之后下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很可怕。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常常害怕自己配不上这种赞美,会为此平添不少压力。出于压力,我们会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既然我这样zuo了就是好的,为什么还要冒险去尝试更多的可能呢?

更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干脆什么都不zuo。“你们都夸我文章写得好,但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好法?我怕再写下去就会露怯。”我们用放弃来回应赞美。

如果对一个小孩说:“哇,你这幅画太美了!”或者夸一个孩 子下棋赢了:“你是小棋王!”他会很kai心。但再让他画一幅或下一局,他可能就会踌躇。


2 赞美比批评更坏

生活中,人们一kai口总是忍不住评价。用“不评价”的方式讲话,似乎不太容易。

评价接近于一种定义性的表达。对于它,你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但很难有更多延展性的探讨。如果是现实的交流,很可能造成冷场:你都已经下结论了,我们还说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讲,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容易终止一个话题。

批评好歹还可以反驳:你说我不好,我不同意。但是赞美怎么ban呢?反驳也不妥,但承接下去又没有再讨论的余地。大家聊得好好的,我突然来一句:“我觉得大家都很好,很好,很好。”这会让场面的气氛暴冷。要继续聊,只有忽略这句话。


3 学会“不评价的交流”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人的褒贬。


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zuo作业,发生了什么呢?”

而一个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zuo作业?”

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只关心对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zuo到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可以嗅到明显的拒绝气味。如果你是这个孩 子,只要低头认罪就好了,什么都不用多说。

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

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你wu须辩解,只需要单纯地描述你的经验就好,这就是我们此刻关注的。


[attach]14968[/attach]



4 孩 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zuo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

对画画的孩 子说:“这是你画的山,这是河水,啊,河水里有一只船,船上这个人是在钓鱼吗?哈,你还给他画了帽子!嗯,你在这边画了一个太阳,这边画了一个月亮,那是白天还是晚上呢?”

——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他们会感到自己zuo事被看见了。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zuo下去。



作者: 凡尘荼靡    时间: 2017-11-16 18:06
谢谢分享
作者: 桑123    时间: 2017-11-26 21:31
感觉自己经常犯的错误,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netkeychina    时间: 2018-8-30 16:41
谢谢分享~
作者: 快笑喷了    时间: 2018-11-28 08:28
谢谢分享
作者: heidi0511    时间: 2018-12-1 23:59
谢谢分享,**需要被看见
作者: 快笑喷了    时间: 2019-1-8 10:06
谢谢分享
作者: slx    时间: 2019-1-15 14:02
谢谢分享
作者: 莫昂    时间: 2019-1-16 08:44
谢谢分享
作者: dqwo    时间: 2019-1-16 14:27
很适用,谢谢分享!
作者: 小熊维尼    时间: 2019-1-17 08:09
文章写的很不错,感谢分享
作者: liekou    时间: 2019-1-25 11:14
很受用**穷,多进行学习了
作者: qingmoying    时间: 2019-2-22 10:12
很有感触;
作者: saboaero    时间: 2019-2-22 15:17
太需要被家长认识了解了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