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我为什么WU法拥有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安然 时间: 2017-10-28 12:56
标题: 我为什么WU法拥有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7-10-28 14:51 编辑
“我为什么WU法拥有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缺乏“主动控制力”(effortful c o n t r o l)?
作者 / 罗勒
最近shou到一条很长的留言:
“KY,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关系里出现了一点点让我感到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对方没有及时回复我的消息,我就会十分愤怒,kai始质疑他是否已经不像当初那么爱我、那么重视我了,甚至和他大吵大闹……我常常都会因为类似的一些很小的事情,就忍不住全盘否定我们的感情。
但不多久,比如,当对方kai始及时地回复我的时候,我就会立马觉得他还是很爱我、很在乎我的,之前可能只不过是在忙手头上的工作。我还会为自己之前怀疑对方、否定彼此的感情而感到懊悔和愧疚,觉得自己不应该因为一点小事就患得患失,不应该对他发脾气。
他不止一次地说我‘太作了’——喜欢的时候,就觉得Ta是完美伴侣,对他痴迷、对他百依百顺;不喜欢的时候,又对他厌恶至极、恨之入骨,只想立刻一拍两散。最近,他提了分手……说自己太累了,他只想要一段比较稳定的感情,不想这样时好时坏。可我也不想这样,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ban?”
有着这样类似困扰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对另一半的感情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摆荡——时而将对方视若珍宝,时而又将其视若仇敌;并且,他们对自己感情的这种“摆荡”束手wu策,也往往因此很难拥有一段长久稳定的关系。
尽管,这样对待感情的方式,总是被笼统地概括为“作”,但其实,这背后可能有着更深层的心理动机。
[attach]14891[/attach]
情感的反复,
可能源于“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
理想化的扭曲(idealized distortion),指的是人们把他人过度理想化,认为对方是完美的,是真诚地、善良地爱着自己的;而偏执化的扭曲(paranoid distortion)指的就是人们偏执地认为他人是wu情的,甚至是会欺骗和伤害自己的,即便事实并非如此(C l a r k i n,Yeomans, & Kernberg, 2006)。
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理想化某一些人,比如,美好的初恋**,又或者偏执化另一些人,比如,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然而,不同的是,有着理想化与偏执化扭曲的人,他们的理想化与偏执化都是极端的,并且是在对待同一个人时交替产生的感受。
正如留言中所说,他们会在理想化伴侣的时候,把对方认为是完美的,而在偏执化的时候,又认为对方一wu是处,并且关系里的一些小事,比如对方是否及时回复自己的消息,就会激发他们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来回“切换”。
事实上,这种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是一些人应对内心负面感受的防御机制(C l a r k i n, et al., 2006)。
理想化的扭曲,可以说是一种最原始的防御机制(primitivedefense mechanism),人们通过理想化一些关系来自我保护,仿佛这种被理想化了的关系的存在,意味着“有一个完美的人全心全意地爱着我”,于是可以证明他们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是“可以被爱”的,从而使内心的焦虑感能够得到缓解和安抚。对于用理想化这种手段自我抚慰的人来说,每每想到那个理想化的对象存在、且爱着自己,就会感到由衷的温暖和快乐。
而偏执化的扭曲,则是一种“投射”。当人们太想要摆脱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痛苦(比如,不相信自己可以被爱着)时,便有可能把它投射至外部他人,认为是他人的伤害造成了自己的痛苦——因为当伤害来自于外部而不是自身的时候,我们便有了正当性去对付它。这就是为什么留言中,对方没有立即回复,便会让Ta怀疑对方不爱自己而大发脾气。其实,她是因为那一刻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感受而痛苦,比如“我总是一个被人抛弃的人”、“我是一个没有人爱的人”。
人们之所以会形成理想化与偏执化扭曲这样的“防御机制”,与他们童年的不良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不仅如此,这些“负面的感受”,比如内心的焦虑感或不安和痛苦,有时候可能也并不来于当下的这段关系,而是童年的痛苦经验,它们仿佛久治不愈的伤口,持续地隐隐作痛。
甚至可以说,真正让他们的陷入情感反复、“时好时坏”的,可能并不是表面上对方是不是及时回复了消息,而是过去的经历在他们内心里遗留下的焦虑、不安和痛苦的感受。
[attach]14892[/attach]
那么,什么样的经历会让人们形成这样的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呢?
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提到,当我们还是个婴孩的时候,由于认知与心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我们对于外在他人的认知是局部的、碎片式的。比如,当照顾者(主要是母亲),回应我们的需求时,我们便会认为Ta是“好的”,而当Ta未能回应我们的需求时,我们便会认为Ta是“坏的”(Klein, 1935)。
随着在与照顾者的互动中积累了足够多的被满足/关爱的经验,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才有了对“外在现实与内在感受”复杂性的理解力和容忍力。
意思是说,我们才能够逐渐认识到真实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的,“好与坏”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才能够理解“一个我认为的好人、爱我的人,也可能zhuo出一些让我感到不满的事”,并且在照顾者偶尔wu法满足我们的时候,逐渐学会去忍受这种暂时的不快。
由此,我们也才拥有了一种对他人的完整的、连贯的认知(anintegrated concept of others)(Klein, 1957; C l a r k i n, etal., 2006)——在成年之后,当面对所信任的人偶然zhuo出的令我们不满或失望的事情时,我们对Ta的态度与看法也才不会轻而易举地被颠覆。
相反,如果我们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照顾者足够的关爱与回应,甚至持续地被忽视或虐待的话,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便会停留在之前的“分裂”(splitting)状态(Klein, 1946),即在绝对的“好与坏”之间来回摆荡——当对方zhuo出让我们满意的举动时,我们便会“理想化”,而当对方令我们不满时,我们便又立刻“偏执化”对方。
不仅如此,幼年时得不到回应与关爱,还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持续的焦虑、不安与痛苦等负面感受,这便是前文所谓的“久治不愈、隐隐作痛的伤口”。
在过去那个“创伤性”的环境中,理想化与偏执化扭曲的确是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与保护作用的,比如,它使得人们在得不到满足与爱的时候,可以通过理想化在内心拥有一个的完美照顾者的陪伴。
不过,当人们不再处于那样的情境时,就需要有意识地去觉察自己的这种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并且管理和调节与之相关的情绪和行为。因为显然,这种模式,对关系有着巨大的破坏力。当偏执化扭曲发生时,对关系是充满毁灭性的。
缺乏主动控制力(Effortful c o n t r o l),
“情感反复”便转化为损害关系的举动
人们之所以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避免让情感的反复伤害到彼此的关系,就需要依赖于一种被称为“主动控制力”的特质。
主动控制力,指的是人们能够在面对一些情境时,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首选”(dominant)反应,而选择zhuo出“次选”(subdominant)反应的能力(Rothbart &Bates, 2006; Eisenberg, 2012),它涵盖了人们对于自己注意力、情绪、行为等的自主调节能力,是个体自控力的一个方面。
也就是说,当面对对方在某件事情上wu法满足我们,比如,没有及时回复消息时,我们能够主动地控制,有意识地让自己从“关注对方没有回复”(首选反应)转移到“想着Ta平时有空的时候都是会及时回复消息的;Ta很坦诚,有什么事情也会直接表达;Ta一直以来都很爱我”(次选反应)。
抑或是,我们会在对方没有回复时,感到愤怒。而愤怒可能会让一个人zuo出冲动的、破坏性的举动(首选反应),比如疯狂打电话联 系对方,逼迫对方给解释,威胁要分手等等,然而,主动控制会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愤怒的同时,选择不zuo出冲动的举动(次选反应),比如,试着等到对方回复自己时,在询问刚才不回复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作者: 安然 时间: 2017-10-28 14:57
这种主动控制力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避免“一叶障目”,让人们主动地去看到对方当下的行为之外的“整体”,避免自己因为偶然的事件就全盘否定对方;也能够帮助人们调节和控制冲动的行为,避免因一时情感的波动而zuo出伤害关系的举动。
这种主动控制力的形成与发展,被认为受到先天与后天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那些在基因上表现出某种与血清素相关的多态性(serotonin-related polymorphisms)的人,更可能天生缺乏这方面自控的能力(Eisenberg, 2012)。
另外,中科院对双生子的研究证明,那些从小接受更多温暖平和、更少敌对严厉的家庭教育的孩 子,能发展出更好的主动控制力(Fei, et al., 2011)。
研究者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孩 子能够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观 察学习家长们“主动控制”的行为模式(Eisenberg, 2012),比如当父母被孩 子惹怒之后,仍能心平气和地与之讲理,孩 子便可能从中习得面对愤怒所能zuo出的次选反应。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也会困惑:如果自己也是这样容易情感反复,时而将对方理想化,时而又将对方偏执化,并且常常都控制不住zuo出伤害对方和彼此关系的事情,应该怎么ban?
如何应对情感的反复
与缺乏主动控制力?
首先,你要学会在当时当地的情境中去看待对方的行为,因为往往“一叶”之所以能“障目”,与人们的过度想象和解读有关。比如,在对方没有回复的时候,有些人也许会想象对方可能正在zuo一些背叛自己的事,或者,对方之所以没有及时回复自己就是因为Ta已经不如从前那样重视自己、在乎自己了。
但,很多时候,“未及时回复”就是未及时回复本身,而它所承载的其他意义是我们主观赋予的。
其次,你也要学会从情境中走出来,不要失去整体性与复杂性的眼光。要学会去理解这个世界与他人的复杂性,真挚中也可能包含zuo作,高尚中也可能包含被逼,而在邪恶里也同样找得到美德。即便在与对方陷入矛盾冲突或是令你不安痛苦的时候,也要能够想起你们彼此拥有的美好时光,或是一起克服困难的时刻。
最后,一段稳定、安全的关系,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到你。这段关系不一定非得是亲密关系,也可以是专业的咨 询关系。对方不会因为你的理想化与偏执化扭曲,情感的反复起伏而离kai,能够在面对你的“偏执化扭曲”(激怒Ta、伤害Ta)时,仍然关心、支持你,能够持续地给予你安全和信任,满足与回应。
这一方面能够帮助你拥有更多的积极经验(“对方总能及时回应我的需求”),让你得以学会忍受消极经验(“对方有时不能回应我的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感受,继而逐渐获得对他人“完整”的认知和对消极感受更为健康的应对机制。另一方面,Ta在被你“激怒”、“伤害”时候的表现也有助于你去学习和获得主动控制的方法。
说起来容易zuo起来难,对于解决有这种模式和状态的人来说,这些解决方案尤其是说起来容易zuo起来难。如果你发现你的确存在本文所说的情况,且严重破坏了你的亲密关系,你发现自己wu法拥有稳定的亲密关系,建议你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作者: 凡尘荼靡 时间: 2017-10-30 17:49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