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以世界上最美的艺术来对比战争—《钢琴师》
[打印本页]
作者:
sasha
时间:
2014-4-28 18:51
标题:
以世界上最美的艺术来对比战争—《钢琴师》
本帖最后由 sasha 于 2014-4-29 10:38 编辑
片名:
钢琴家 The Pianist
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主演:
艾德里安·布洛迪 / 托马斯·克莱舒曼
心理学聚焦点:
自由、尊严、生死
[attach]767[/attach]
剧情简介:
史标曼(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是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二战即将爆发之时,他们全家被迫被赶进华沙的犹太区。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中,家人和亲戚最终被纳粹杀害,而标曼本人也受尽种种羞辱和折磨,他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帮助,暂时有了藏身之处。战争愈加猛烈,朋友不得不抛下 他回老家寻得安全的住所养育儿女。此时史标曼恶病缠身,却还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废墟的阁楼上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钢琴曲。美妙的琴声令德国军官萌发了恻隐之心,他暗暗帮助标曼直到俄军对波兰的解放到来……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
影评推荐:
或许这真的是一部与钢琴无关的电影,甚至可能跟音乐也无甚关系。尽管钢琴伴随整部电影……有人说他讲述的是生命,可是更多的时候电影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是最基本的生存;有人说他讲述的是自由与尊严,可更多的时候,我们透过银幕看到的只是对生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有时候我甚至怀疑导演波兰斯基,是不是一个冷静的过了头的怪老头。一部本来可以很温暖的电影,却如此“阴冷”。在《钢琴师》中,所谓“希望”是不存在的,所有的人都面临着死亡,那些犹太人死了,“犹奸”死了,抵抗者死了,曾经我们以为代表“光明”的那个拯救主人公“钢琴师”的德国军官也死了。我们更多的看到,主人公苟延残喘的活着,甚至不如一只动物的那样活着,波兰斯基也许在告诉我们,在生命面前,所谓“偷生”的耻辱,根本不值一提。或许他试图有这样一种方式,告诉我们生命的另一种意义,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珍惜你所拥有的,珍惜生命的另一层含义。
我们已经习惯了类似电影里的所谓“伟大”与“英雄”,然而波兰斯基在这方面是相当吝啬的,我们等了整部电影也没等到如梅尔吉布森在《勇敢的心里》那响彻云霄的振臂一呼。我们看到让人无发容忍的平静与默然,将死亡与屠杀都活生生的摆在你的面前,你就如同站在当地,甚至就如同站在那些侩子手与受害者的心里,你可以更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杀人如草芥,什么叫心如死灰……
我想只要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跟我一样不可避免的会想到另一部电影,他的名字叫《辛德勒的名单》。我不想在这里将他们做什么比较,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可比之处。只不过如果单从技术上而言,《辛德勒的名单》确实比《钢琴师》高出良多。然而我可能更偏爱这部《钢琴师》。原因有很多,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与《辛德勒的名单》相比更不像一部“大片”。我想这点很重要……
在某此方面波兰斯基要比斯皮尔伯格更纯粹与坦诚,他没让“这不是名单,这是生命,这名单外面的世界,都是深渊。”这样的广告语似的台词出现在电影里。当然这并不是说波兰斯基就比斯皮尔伯格要“高明”,只是对于欣赏电影的我们来说,也许前者更让我生出许多真实的情感。如果说斯皮尔伯格是在为绝望的现实制造一些幻相,那么波兰斯基的这部《钢琴师》就是在刻意呈现的绝对残酷中点亮希望。
如我前面所言这部电影实在没有太多可让人血脉贲张的大场景可供我们渲泄情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部令人乏味的电影,恰恰相反,在电影的每分第秒里都流动着那隐忍在残忍“现实”下的人性光芒,只是导演用一种非常特别的视角呈现在我们面前。
当主人公被困在一个小公寓里,因为饥饿,吃了发芽的土豆,而引起食物中毒,我们感到悲伤;而同样是在这间公寓里,当主人公,默默地用手指在琴键上,来回抚摸,想像着音乐自指间流淌。我想大多数人的的眼泪会不由自主的涌出。
影片的最后,主公坦然的面对所谓死亡,当他在那个德国军官面前弹起钢琴的时候,生死确实对他已经完全没有意义。套用那一句话,“他不是一个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一刻“萧邦、贝多芬”灵魂附体……”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你看过那个境头,你一定笑不出来……
有很多人都说,对于电影,最重要的是好看。我说,确实,电影一定要好看,不过更重要的是怎么看,看什么…… (文:一枝灯影)
作者:
9zjuzilaoshi
时间:
2015-8-11 15:25
谢谢分享,感谢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