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然 于 2017-5-17 15:26 编辑
(文BY朱晓刚) 常常有微信里的好友在网上这样问我:“老师方便不?有空不?我昨天晚上**了一个梦,BALABALABALA,可以帮我分析下啥意思吗?”对此类问题我一般的回答就三个字:“不知道。”不是矫情,是实在是不知道。
第一:我不是大仙,你把搞心理工作的人理想化(贬低)为神仙(算命忽悠)一样的人物是你的事情,可是我可不 zuo 大仙或算命先生,有人愿意欣然接受这样的角色,是他们的事情。 第二:精神分析的解梦理论告诉我们,要解一个梦,需要来访者(梦者)的自由联想,了解他的来访目的以及早年生活发展史,有时甚至要反思最近的咨访关系互动。而在网络上,只是凭一个简单的梦境的描述,就能给你解梦,且能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敢这么干的精神分析师要么是自恋自大,要么是骗钱的江湖骗子。如果你也是懂行的人,你甚至可以说:那解出来的都不是来访者的潜意识,而全是对方自己的潜意识投射。
传统观念、神秘主义会不断告诉我们,梦是一种神奇的预兆。如果你对此深信不疑,当然会执着于让精神分析师只是根据仅有的显梦来给出解释,若被拒绝,要么觉得对方水平不够,要么觉得对方别有用心。看看充斥于市面的一些解梦书籍和课程,无疑更加强化了人们这种观念:单从显梦中出现的各种符号意象元素,就能解梦。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对这种古老的“译码”式解梦方式进行了驳斥,他建议我们在来访者的自由联想中寻找梦要表达的潜意识涵义。两个人梦中相同的元素符号,可能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只有自由联想能告诉我们答案。就象给你一幅图画,上面有个蜡烛,让你自由联想,有人会想到生日蛋糕,有人会想到皮鞭(别问我为什么,我啥也不知道)。让我们来看一看,不同的来访者 zuo 了一个同样场景的梦,如果自由联想不同,解释的方向会有多么大的不同吧。
例:一位32岁的女性,向40岁的男性咨 询师报告了下面这个梦: “我们在你的咨 询室里,但这又不像是你的咨 询室,它更像是一个起居室,而且我们在喝咖啡,那感觉很好,好像我们在聊天,不像在咨 询。”
来访者的联想:不确定在聊什么,可能就是闲聊吧。房间很温馨,房间里还有你的家人,整个画面让我感觉很温暖。这个温暖的感觉,让我想起在前一次咨 询结束时,我非常情绪激动,你多给了我几分钟让我平复心情,这让我感觉很好很温暖。虽然因此面谈延长了几分钟,但我觉得这表明你很在意我。
例:一位19岁的男孩向40岁的女性咨 询师报告了下面这个梦: “我们在你的咨 询室里,但这又不像是你的咨 询室,它更像是一个起居室,而且我们在喝咖啡,那感觉很好,好像我们在聊天,不像在咨 询。” 来访者的联想:不确定在聊什么,好像你在谈你刚看过的一部电影,房间里好像还有其他什么人,不知道是谁,我不敢肯定。还有,我突然想起你最近怀孕了,我有点担心你会分心更关心你的宝 宝,而不关注我们的咨 询了。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显性梦境是一样的—来访者都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与咨 询师共处。可是对第一个梦境的自由联想和情感反馈,要表达的潜意识内容是亲近感,安全感,或是因为被温暖爱护到了(母亲的功能),打破了设置,因而继续渴求这样的移情性满足,从而形成对咨 询的阻抗。而第二个梦境则表达出疏远,冷漠和不安,情感基调中充满了对分离、竞争的担忧,一样会形成阻抗。但是,正如弗洛伊德提醒和鼓舞我们的:阻抗也是机会。
所以,解梦时,谨慎才是最重要的态度。虽然我们可以利用过去对其他人的解梦经验来帮助我们 zuo 出假设,但是这不能代替倾听每个来访者独一无二的自由联想。 最后的建议:如果对方对你的过往生活史和当前困惑一无所知,你也不打算告诉对方你对梦境的一些直觉和想法,那么,请不要轻易找人解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