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青春期的手淫、客体和认同 中 [打印本页]

作者: 范小成    时间: 2015-11-23 10:55
标题: 青春期的手淫、客体和认同 中
本帖最后由 范小成 于 2015-11-23 11:01 编辑

       如果一个成年人在性爱资源不缺乏的情况下,还是用手淫成为主要的性满足方式。那说明他可能还没有放弃很多的幻想,特别是自恋的幻想。从这个角度来说,“手淫有害论”又是有道理的,手淫的确会强化客体关系的退行,让人在一种不现实的性关系中存在。

       但是对成年人来说更有害的是明明有这些幼稚的幻想,又意识不到,不能把这些童年的利比多通过幻想转化,这样迟早会付诸行动,造成家庭的不稳定。
FBI的Ressler和Douglas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很多性谋杀者犯罪者主要的满足性欲的方式就是手淫,可见成年手淫和心理病理的相关性。(Ressler, Burgess & Douglas, 1988)  在青少年自我重构的过程中,很多有意思的现象会发生。

       一个现象就是很多青少年表面上看起来吊儿郎当,对很多事情漫不经心。其实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们会考虑很多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要成为什么人等等。

       他们需要以一个即将成人的人的身份重新设定各种客体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和父母的关系的重新定位。

       他们的反叛便是对自己和父母关系的一个测试。

       通过反叛他们要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走到什么程度能够怎么回来。也就是说他们要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依赖性。

       他们对父母的愤怒,在家庭里面挑起一场场的冲突,都是在测试父母对自己独立性的接纳程度如何。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在这样的测试面前考试不及格。

       父母往往焦虑的不行,甚至崩溃。

       有的开始不断攻击自己的孩子,有的和孩子赌气不说话,有的哀求孩子不要闹了,有的拼命做好吃的东西去塞满孩子的胃,有的想方设法打着学习的名义控制孩子。

       看到父母的崩溃,青少年们不但不会兴高采烈,相反会惊恐万分、沮丧不已。

       他们可能就此消沉,也有可能更加暴怒不已。前者是停止自我成长,以便留在父母身边;后者是要不断验证一个幻想:我的父母是坚强无比的,他们能够离开我也好好的活下去。

       但是父母的反应,恰恰传递过来的潜意识信息是:孩子,离开了你我活不下去。

       这样的孩子自然没有心情去考取远在外地的重点大学或者飘洋过海去镀金。  青少年父母的焦虑还有另外一个极为有特点的表现——嫉妒。

       有些父母会嫉妒孩子的自由,特别是性生活的自由,这里的意思不是说父母嫉妒孩子可以自由自在的做爱,而是嫉妒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未来的性伴侣。

       这时候父母和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如父母不断地监视自己的孩子在干什么,借着反对早恋来限制孩子和异性交往、告诉女孩子千万不要被占便宜等等。

       另外一种反向形成的父母是完全对孩子放任不管,完全放弃父母的监护权,潜在的鼓励孩子滥交、进出风月场所等等。我见到过有父亲带着到十几岁女儿去看脱衣舞的,也有父母默许让高中生把异性同学带回家留宿的。

       这种放任不管的 “性自由”教育不但不会让孩子健康成长,相反造成了更大的问题。如受到乱伦诱惑的女儿很可能对自己的男朋友不断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青春美好的初恋往往变成施虐-受虐的道德考验。(Marans,S. &Cohen, D. J. 2002)说到这里,我们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即青少年家庭中的投射-认同。

       3 投射-认同  投射性认同在家庭治疗理论中是经常出现的,比如说Boszormenyi-Nagy提出来的“融合”(merging),鲍文提出来的 “家庭投射过程”等等。这个现象应该算是精神分析家首先描述的,查文献最早描述这个概念的人是1919年的Tausk。

       后来很多分析师不断对此概念进行研究,Zinner&Shapiro是对此概念在家庭治疗中运用的研究比较杰出的。他们研究了大量的青少年家庭中投射-认同的心理动力,得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Zinner & Shapiro,1972)  投射认同在所有家庭中都是频繁出现的。在青少年的家庭中,投射-认同的结果有很大的成分是由父母的投射的内容、程度决定的。

       所以做青少年的治疗中和父母访谈是常规,常规的意思就是无一例外。作青少年治疗而不和父母访谈,就像做外科手术不做术前消毒处理一样,是很危险的。

       我们知道,在投射认同的过程中,治疗师出现投射反认同是家常便饭,这会对治疗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家庭中的投射认同几乎无一例外被投射者都会出现反认同,而且父母的反认同对少年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持久的,这将会影响到少年人格的形成。

       复习一下家庭动力学的一些基本观念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上述结论。

       在家庭建立的时候,投射认同的机制就开始运作。两口子都是带着一大堆无意识幻想进入家庭的,虽然不一定是因为这些无意识幻想他们才结婚的。但是依我所见,很多人往往是因为这些幻想而离婚的。

       这些幻想就是婚姻的定时炸弹,隔一段时间就要爆发出来。所谓婚姻幸福,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拆除、引爆这些炸弹,所谓婚姻不幸,就是让这些炸弹一次性大规模爆发。

       有个人说过,人们结婚的动机就是要找到一个人来满足或者强化自己的无意识幻想(Dicks, 1963)。很有道理。

       人们生孩子也是一样,孩子还是受精卵的时候,父母就已经把自己的无意识幻想投射了给他。  有句话说,“存在先于本质”,孩子还没生出来,父母的幻想就已经规定好他以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养育方式,而这些养育方式又会决定他的大脑结构是什么样的。

       比如说,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必然会对生下来的女娃娃不理不睬,放任不管。  孩子早年的感觉体验被剥夺,大脑神经元的联结会很少,很容易长大后出现记忆不行、自卑等等情绪,外在环境再波动一些,出现心理疾患那是意料之中的。







作者: 心晴港湾    时间: 2016-4-18 10:51
感谢分享
作者: whphch    时间: 2016-4-18 11:08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