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大本营
标题:
信念系统的顺序
[打印本页]
作者:
动静中
时间:
2015-10-21 15:39
标题:
信念系统的顺序
第一类的信念体系
第一类信念体系建构在恐惧、同情、不信任与仇视等等的情绪基础上。“你最好相信,否则……”。两种形式的信念能使第一类的信念继续存在着。
1.怀疑自己的信念就是缺乏自尊、缺乏自信的表现。
2.如果这个人怀疑我们的信念,他(她)就是与我们为敌,他(她)是被邪恶的动机所驱使。
第一类的信念,有意的削弱、戕害持有这类信念人的观察、辨识与推理能力。一旦持有人开始怀疑这类信念,他(她)往往就会被强迫的,以自暴自弃式的补偿与牺牲来赔罪。除了少数的,非常强依赖性的持有人,其他的人会逐渐的对这种持续的用制造恐惧与借助情感的吸引来进行操控的信念,反应冷漠。大部分的人,最后是带着对自己以往所行所是的羞愧,以及怨怼自己这么轻易就上当的懊悔随波逐流,放任远漂。
作者:
动静中
时间:
2015-10-21 15:39
第二类的信念体系
第二类的信念系统之所以能存在,因为它们满足人们的需要与不安全感。它们是我们前面讨论过的老虎问题的解答者与处理者。这类信念就是所谓的社会风俗习惯;代代相传不假思索的知识;它也是众口铄金集体认定的“事实”。相信这类信念的人通常认为人生无可避免的,必然要受苦。他们对这点既不以为苦,也不觉得兴奋。
持有这类信念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有这些信念。人们通常毫不犹豫接受它们,安稳的在它们上面休憩。它们因此变成隐形的教条,导致了心灵感应,促使人们一再的验证、经历这类的信念;这又更加强了人们对这类信念的信仰,更加的信以为真,不假怀疑。那些不相信这些默契的人,很少被当成博学多闻,或是刻意做对,他们不是被社会放逐,就是被认为已经发狂了,发疯了。
常见的是,至少在十九世纪,年轻的一代为了强调自己的独立,处心积虑的与他们的父母唱反调,反叛他们约定成俗的见解。不幸的是,这反而使年轻人容易受诱惑,容易变成第一类信念倡导人的狂热信徒。
作者:
动静中
时间:
2015-10-21 15:40
第三类信念体系
第三类信念的根基是事实。信仰这类信念系统的人通常觉得自己是客观的,他们认为自己的信念是科学的、科技的,拥有一系列的客观证据的支持。
拥有这类信念的人容易沉溺在思考与辩论里。即使只是让他们学着去考虑世界上有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往往也需要透过特别的安排:一个能够让他们停止做判断的环境,一个严格的纪律使思考终结。
一些精明能干的第三类信念的信徒,不但能激发学生放弃第一、第二类的信念架构,而且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说服力,能够引经据典的,提供“事实”来支持那个所谓的“客观”的,“真实”的信念。对他们来说,真实的信念奠基在感官的冲击(尤其是疼痛),经年累月的搜证,并且与是否具有合乎逻辑的假设,关系密切。
换句话说,他们眼中的真实,透过检验,只是确认一些能预测、能重复出现的因素。他们的基本假定是,无论人或事,只要能有些一致的,一贯的表现,就有些真理在其中。
偶而,一个拥有这类信念的人,也会不再坚持只有自己才是唯一的对。从一个新的观点出发,他(她)发现一些所谓的事实,只不过是漂浮在很多可能性中的一个单一面向的基础信念。这时,一个人才开始真正的领悟到什么是思考模式。
这个状况经常出现在参加“阿梵达”训练的人身上。
作者:
动静中
时间:
2015-10-21 15:40
第四类信念系统
第四类的信念系统是刻意制造的。为了能够获得崭新的体验,和全新的观点,并再一次的肯定自己的无限,一些人故意的创造了一些信念。这是天神的信念系统。“阿梵达”就是属于这类的信念系统。
当我们对第四类信念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不知不觉时,第一、第二与第三类信念系统便顺势而起,应运而生。第四类信念为其他所有的信念系统制定了游戏的规则,规范了活动的场地。
第四类信念体系往往只是暂时的,变迁的。没有所谓的不容置疑的、稳如磐石的现实需要假借它们来反映。“阿梵达”的训练就是为了协助人们能够刻意的创造、掌握,并愉快的体验许多第四类的信念而设计的指导手册与工具。
相信第四类信念的人,他们将自己的信念与别人的信念都看成是经验现实的蓝图。
他们为了体验而清清醒醒的制造了一些信念。信念只是媒介,为了创造经历而暂时的被信仰。他们欣赏、珍惜并尊重不同的信念体系,但绝少为某一个特殊的观点而进行辩护。他们不断的改变自己的信念。透过新的信念,他们不断的探索新的可能,经验新的面向。
你想探索那种经验?
作者:
范小成
时间:
2015-10-21 16:56
好深奥的说,不太懂{:soso_e113:}
作者:
曹志伟
时间:
2015-10-21 17:09
感谢分享
作者:
曹志伟
时间:
2015-10-21 17:10
谢谢
作者:
动静中
时间:
2015-10-22 12:56
范小成 发表于 2015-10-21 16:56
好深奥的说,不太懂
不太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作者:
动静中
时间:
2015-10-22 12:56
曹志伟 发表于 2015-10-21 17:09
感谢分享
不客气,资源共享对大家都有利
欢迎光临 心理老师大本营 (https://www.xinlilaosh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